廣夏育英才,提倡多士向風,家有塾,黨有庠,勤學端推韓吏部; 炎方施教澤,追念我公遺愛,通經術,知時事,建祠當繼阮儀徵。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廣夏育英才,提倡多士向風,家有塾,黨有庠,勤學端推韓吏部;
下聯:炎方施教澤,追念我公遺愛,通經術,知時事,建祠當繼阮儀徵。

對聯備註:

(清-詹瑤光《挽張百熙聯》)

參考注釋

夏育

周 時著名勇士, 衛 人,傳說能力舉千鈞。《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烏獲 、 任鄙 之力焉而死, 成荊 、 孟賁 、 王慶忌 、 夏育 之勇焉而死。” 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或雲 夏育 , 衛 人,力舉千鈞。” 晉 葛洪 《抱朴子·辨問》:“ 夏育 、 杜囬 ,筋力之聖也。”後作為勇士的代稱。

英才

[person of outstanding ability] 才華傑出的人

一代英才

提倡

[encourage;advocate;promote] 由於事物有好的因素而倡議

提倡節約

多士

古指眾多的賢士。也指百官。《書·多方》:“猷告爾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詩·大雅·文王》:“濟濟多士, 文王 以寧。” 晉 盧諶 《答魏子悌》詩:“多士成大業,羣賢濟弘績。”《北齊書·慕容紹宗傳》:“公既身控神兵,心執忠義,忽欲殲夷多士,謂非長策,深願三思。” 唐 白行簡 《李娃傳》:“當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連衡多士,爭霸羣英。” 清 黃遵憲 《陸軍官學校開校》詩:“廣廈千萬間,多士宅爾宅。”

向風

(1).臨風;迎風。《楚辭·遠遊》:“誰可與玩斯遺芳兮,晨向風而舒情。”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向風長嘆息,斷絶我中腸。” 明 陳子龍 《過酥溪水深不可涉》詩:“纂纂棗垂雨,離離苗向風。”

(2).謂仰慕其人之品德或學問。 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於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人識廉隅,家知禮讓。”《南史·梁紀中·武帝下》:“於是四方郡國,莫不向風。”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方其居鄉時,士子向風,不遠千里至。”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於是有文無學之士,靡然向風。”

歸依;仰慕。 漢 賈誼 《過秦論》:“天下之士,斐然嚮風。” 宋 蘇軾 《御試製科策》:“令陛下處積安之時,乘不拔之勢,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風。”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 噶爾丹 自是不敢窺 藏 ,而西南之巴勒布三部及布魯克部,相繼嚮風入貢。” 梁啓超 《中國改革財政私案》七:“於是人人嚮風,爭欲效之。”

勤學

努力學習。《東觀漢記·桓榮傳》:“ 榮 少勤學,講論不怠,治《歐陽尚書》。”《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 蒯悟 ﹞依舊留在衙門中勤學。三年之後,學業已成。”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十四》:“《示兒》詩自言辛勤三十年,始有此屋,而備述屋宇之塏爽,妻受誥封,所往還無非卿大夫,以誘其勤學。”

吏部

(1) [Ministry of Official Personal Affairs in feudal China]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長官為吏部尚書。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時韓愈吏部權 京兆。——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吏部擬用左通政。——清· 張廷玉《明史》

(2) 又

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炎方

泛指南方炎熱地區。《藝文類聚》卷九一引 三國 魏 鍾會 《孔雀賦》:“有炎方之偉鳥,感靈和而來儀。” 唐 李白 《古風》之三四:“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唐 白居易 《夏日與閒禪師林下避暑》詩:“每因毒暑悲親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國後園》詩:“水國陰多寒已至,炎方霜後瘴初收。”

教澤

教化或教育的恩澤。《戰國策·齊策六》:“ 田單 之愛人!嗟,乃王之教澤也!”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不知 孔子 教澤之遠自然遍及三千七十,以至萬萬世之同守斯文一脈者,乃學其講道學,聚徒眾,收門生,以博名高,圖富貴。” 嚴復 《有如三保》:“且外人常謂以中土士夫今日之居心行事而言,則三千年教澤,結果不過如是。”

追念

[recollect] 追憶懷念

追念老一輩革命家的風範

遺愛

(1).謂遺留仁愛於後世。《國語·晉語二》:“死必遺愛,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漢書·敘傳下》:“淑人君子,時同功異。沒世遺愛,民有餘思。” 唐 王維 《故右豹韜衛長史賜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門而鳧舃,皆為政以德,遺愛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廣濟》詩:“知君忠孝志,遺愛 楚 人間。”

(2).指留於後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後漢書·西南夷傳·邛都》:“天子以 張翕 有遺愛,乃拜其子 湍 為太守。” 晉 陶潛 《影答形》詩:“立善有遺愛,胡可不自竭。” 陳毅 《哭彭雪楓同志》詩:“壯哉身殉國,遺愛萬人懷。”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愛的人。《左傳·昭公二十年》:“及 子產 卒, 仲尼 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杜預 註:“ 子產 見愛,有古人之遺風。”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孔明 ﹞治國以體,民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新唐書·崔琳傳》:“﹝ 崔琳 ﹞ 天寶 二年卒,祕書監 潘肅 聞之,泫然曰:‘古遺愛也!’”

(4).愛未遍及;偏愛。《後漢書·宦者傳·張讓》:“ 扶風 人 孟佗 ,資產饒贍,與奴朋結,傾竭饋問,無所遺愛。奴鹹德之。”

(5).謂拋棄親愛之人。《宋書·氐胡傳·胡大且渠蒙遜》:“臣伏尋 頭元嘉 以來,實有忠誠於國,棄親遺愛,誠在可嘉。”

(6).指死者遺留下的所愛的人或物。《西湖佳話·六橋才跡》:“太后因不悅道:‘先帝遺愛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個釋放之意。”

通經

(1).通曉經學。《後漢書·儒林傳序》:“ 東京 學者猥眾,難以詳載,今但録其能通經名家者,以為《儒林篇》。” 唐 韓愈 《潮州請置鄉校牒》:“ 趙德 秀才,沉雅專靜,頗通經,有文章。”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經三》:“而翰林院亦有秀才名色,當精選深於經術者為博士,招集天下能通經者皆隸焉。”

(2).解釋經旨。《後漢書·蔡邕傳》:“昔 孝宣 會諸儒於 石渠 , 章帝 集學士於 bai4虎 ,通經釋義,其事優大,文武之道,所宜從之。” 唐玄宗 《<孝經>序》:“是以道隱小成,言隱浮偽,且傳以通經為義,義以必當為主。”

(3).中醫指用藥物、針灸等使月經通暢。 清 蒲松齡 《草木傳·梔子鬥嘴》:“捎元參治浮火清理咽喉,捎丹參理崩漏益血通經。”

時事

[current events] 當代的事情,特指近期的國內大事

時事綜述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