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足青山妙句豈惟凌小謝 一龕金粟後身須信是如來

名勝安徽11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千足青山妙句豈惟凌小謝
下聯:一龕金粟後身須信是如來

對聯備註:

(閔鶚元題敬亭山,在安徽宣城縣城北,為登臨勝境)

參考注釋

青山

[green hill]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妙句

[punch line] 在戲劇、音樂喜劇、演說、漫畫、幽默故事或廣告中使人頓時領悟要點的句子或短語

豈惟

見“ 豈唯 ”。

小謝

(1).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族弟 謝惠連 。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宋法曹參軍謝惠連》:“ 小謝 才思富捷……《秋懷》、《擣衣》之作,雖復 靈運 鋭思,亦何以加焉。”

(2).他人之弟的美稱。 清 宋琬 《寓侯記原秬園》詩之六:“知君憐 小謝 ,池草任荒蕪。”原註:“令弟 研德 ,賢而早夭。”

(3).指 南朝 齊 謝朓 。 唐 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 蓬萊 文章 建安 骨,中間 小謝 又清發。” 清 王士禛 《太白祠》詩:“ 小謝 東田近, 開元 舊事非。”

(4).指 東晉 謝安 之侄 謝玄 。 元 馬祖常 《雜詠》之一:“ 浮山堰 逐 降王 去, 淝水 波因 小謝 收。”

金粟

(1).錢和糧谷。《商君書·去強》:“國好生金於竟(境)內,則金粟兩死,倉府兩虛,國弱;國好生粟於竟(境)內,則金粟兩生,倉府兩實,國強。”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悵念 襄 楚 二城,版築之用,金粟與城齊矣。”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金粟之藏,按簿則有其名,關市之榷,摭實盡無其物。”

(2).“ 金粟如來 ”的省稱。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 金粟 來儀, 文殊 戾止。” 前蜀 貫休 《和韋相公見示閒臥》:“堂懸 金粟 像,門枕御溝泉。” 宋 張元乾 《西江月·和蘇庭藻》詞:“且作大真遊戲,未甘 金粟 龍鍾。”

(3).桂花的別名。因其色黃如金,花小如粟,故稱。 宋 范成大 《中秋後兩日自上沙回聞千岩觀下岩桂盛開復檥石湖留賞一日賦兩絕》之一:“金粟枝頭一夜開,故應全得小詩催。” 明 徐霖 《繡襦記·聞信增悲》:“看繁英金粟亂開,美人玉纖輕折采。”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談》卷一:“不多金粟散天香,應共荷花斗靚妝。”

(4).黃色花蕊。 宋 梅堯臣 《梅花》詩:“墜萼誰將呵在鬢,蕊殘金粟上眉蟲。”

(5).比喻燈花、燭花。 唐 韓愈 《詠燈花同侯十一》:“黃里排金粟,釵頭綴玉蟲。” 明 劉基 《正月十五夜燈花大開作》詩:“夜寒衾冷漏聲遲,臥看瓊枝綻金粟。” 清 許光治 《閱金經·燭花》曲:“絳蠟銀荷擁,翠盤金粟叢。”

(6).首飾名。 唐 楊炯 《老人星賦》:“晃如金粟,燦若銀燭。” 唐 溫庭筠 《歸國遙》詞:“鈿筐交勝金粟。” 華鍾彥 註:“鈿筐、金粟,皆頭飾也。”

(7).山名。在 陝西省 蒲城縣 東北。 唐玄宗 泰陵 在此山。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釐革》:“ 玄宗 嘗謁 橋陵 ,至 金粟山 ,覩崗巒有龍盤鳳翔之勢,謂左右曰:‘吾千秋後,宜葬此地。’”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三·蒲城縣》:“ 金粟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山有碎石,若金粟然, 唐玄宗 葬此,曰 泰陵 。”

(8).後世泛指帝王陵墓。 明 李東陽 《中元謁陵遇雨》詩之十:“ 鼎湖 龍作雨, 金粟 鳥呼風。”

後身

(1) [the back of a person]∶身體的後背部分

我只看見個後身,認不清是誰

(2) [the back of a garment]∶上衣等的背後部分

這件襯衫後身太長了

如來

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舉。”《西遊記》第七回:“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 如來 召請。” 清 趙翼 《大石佛歌》:“是誰鑿破山骨裂,幻出如來身半截。”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