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韻答新詩,憶去年鶴算添籌,曾經祝效華封,海內共欽園綺望; 五絲難續命,正隔日龍標奪錦,遽聽歌傳薤露,江頭同吊屈原魂。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百韻答新詩,憶去年鶴算添籌,曾經祝效華封,海內共欽園綺望;
下聯:五絲難續命,正隔日龍標奪錦,遽聽歌傳薤露,江頭同吊屈原魂。

對聯備註:

(清-顧家相《挽武贊老》)

參考注釋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mao66東 《關於詩的一封信》:“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

去年

[last year] 上一年

我從去年辭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鶴算

鶴壽,長壽。 唐 無名氏 《上嘉會節賀表》:“值清明馭氣之時,當仁壽悅隨之始,固可年同鶴算,歲比山呼。” 宋 劉克莊 《賀新郎·二鶴》詞:“古雲鶴算誰能紀。嘆歸來,山川如故,人民非是。” 明 邵璨 《香囊記·慶壽》:“祈壽考,願鶴算綿綿,福海滔滔。”

曾經

[have already]——用在動詞前面,表示某種動作、行為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生過的,動詞後面往往有助詞“過”

我曾經做過國小教師

我曾經到過北京

華封

同“ 華封三祝 ”。 南朝 宋 鮑照 《征北世子誕育上表》:“臣聞本枝無疆,布諸前典,眾多彌貴,信之 華 封,故德積則慶深,業昌則祚廣。” 宋 范仲淹 《老人星賦》:“天之象兮示勸,君之位兮善建,實贊天靈之數;允葉 華 封之願。” 清 李漁 《蜃中樓·訓女》:“明朝去把 華 封禱,奏一曲壎箎雅操,記不得是歲歲稱觴的幾萬遭。”

海內

[within the four seas;throughout the country] 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為海所環抱,因而稱國境以內為海內

海內之地。——《孟子·梁惠王上》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大亂。——《資治通鑑》

園綺

“ 商山 四皓”中的 東園公 和 綺里季 的並稱。《三國志·魏志·管寧傳》:“臣重自省揆,德非 園 綺 而蒙安車之榮。”《晉書·賀循傳》:“ 燭之武 乘縋以入 秦 , 園 綺 彈冠而匡 漢 ,豈非大雅君子卷舒合道乎!” 宋 司馬光 《又和六日四老會》詩:“聊附 鄒 枚 客,敢希 園 綺 賢?” 清 顧炎武 《關中雜詩》:“尚留 園 綺 跡,終古重山阿。”參見“ 商山四皓 ”。

五絲

五色絲。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五絲擅美,獨繭稱華。” 明 何景明 《壽母賦》:“薦五絲之文履兮,舉九醖之芬觴。”

續命

(1).即續命縷。 宋 蘇軾 《端午帖子詞·皇太妃閣》之三:“辟兵已佩露符小,續命仍縈綵縷長。”參見“ 續命縷 ”。

(2).延長壽命。 清 吳偉業 《繭虎》詩:“最是繭絲添虎翼,難將續命訴牛哀。”

隔日

[the following day] 中間隔一天

隔日我再來

你隔日到我這兒來拿東西

龍標

(1).地名。即今 湖南省 黔陽縣 。 南朝 梁 為 龍檦縣 , 隋 屬 沅陵郡 , 唐 武德 七年改名 龍標縣 ,因 龍標山 得名。 明 屠隆 《綵毫記·妻子哭別》:“別親知,走天涯,過 龍標 、 五溪 ,我怎顧得路崎嶇。”

(2).指 唐 代詩人 王昌齡 。 王 曾左遷 龍標 ,為 龍標 尉,因稱。 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 龍標 過 五溪 。” 清 吳偉業 《九峰草堂歌》:“痛飲恕人容 水部 ,長吟懷古繼 龍標 。”

(3).猶龍榜、龍虎榜。 宋 張先 《天仙子·鄭毅夫移青社》詞:“龍標名第鳳池身,堂阜遠,江橋晚,一見湖山看未徧。”

(4).龍船競渡時爭奪的錦標。 清 陳夢雷 《吳門觀競渡》詩:“龍標搖落日,鼉鼓逐風湍。”

奪錦

見“ 奪袍 ”。

薤露

(1).樂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輓歌。 戰國 楚 宋玉 《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 晉 崔豹 《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並喪歌也。出 田橫 門人, 橫 zi6殺,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亦謂人死,魂魄歸乎蒿里……至 孝武 時, 李延年 乃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輓歌。” 宋 葉適 《張提舉輓詞》詩:“長年慣唱漁家曲,難聽茲晨《薤露》聲。” 明 吾丘瑞 《運甓記·翦逆聞喪》:“歌《薤露》把泉臺卜葬。” 柳亞子 《題雲間張瑞芝女士傳》詩:“ 九峰 三泖 魂歸未?怕聽人間《薤露》歌。”

(2).薤葉上的露水。 唐 裴鉶 《傳奇·封陟》:“逝波難駐,西日易頽,花木不停,薤露非久。” 明 唐順之 《銅雀台》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酸風夜鳴,薤露競落,其竊告人生之脆者歟。”

江頭

江邊,江岸。 隋煬帝 《鳳艒歌》:“三月三日向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詩:“江頭斑竹尋應遍,洞裡丹砂自採還。” 元 沉禧 《一枝花·詠雪景》套曲:“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我這裡醉里題詩漫送程。” 蘇曼殊 《碎簪記》:“又明日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

屈原

[Qu Yuan] (約公元前340—前278) 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國貴族出身,任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後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5月秦軍一舉攻破楚都郢。他懷著亡國的悲痛,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zi6殺。他一生寫下許多感人肺腑、彪炳千秋不朽詩篇,成為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國民歌的基礎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主要代表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在詩中抒發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昏庸王室和腐敗貴族的無比憎恨和對楚國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體現了他對美好理想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獻身精神。他的作品語言優美,想像豐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傳誦,對後世影響極大,他的詩篇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寶庫的偉大貢獻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