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賢相名家簪纓繼世 東魯聖人嫡派道學開宗

名勝北海10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北海賢相名家簪纓繼世
下聯:東魯聖人嫡派道學開宗

對聯備註:

(上聯:指東漢學者孔融,官至北海相)

對聯北海賢相名家簪纓繼世 東魯聖人嫡派道學開宗書法欣賞

北海賢相名家簪纓繼世 東魯聖人嫡派道學開宗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北海賢相名家簪纓繼世 東魯聖人嫡派道學開宗】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北海

(1) [the North Sea]∶大西洋東北部一個淺海,位於歐洲大陸東北與不列顛島之間

(2) [Beihai]

(3)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港口城市。著名漁港,工業有水產加工、貝雕工藝、電力、造船、機械、化學、輕工、紡織等

(4) 北京市的北海公園

(5) [the Northern Border]∶中國北方的邊區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左傳·僖四年》

(6) [Bohai Sea]∶渤海

非挾太山以超 北海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

(7) [Baikal Lake]∶貝加爾湖。蘇武居北海牧羊之所。今蘇聯亞洲部分南部的湖泊

乃徒武北海上無人處。——《漢書·李廣蘇建傳》

賢相

賢明的宰相。《荀子·富國》:“使百姓無凍餧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之二:“賢相謝世運,遠圖因事止。” 明 焦竑 《玉堂叢語·文學》:“承上問而不蔽下臣之美,賢相之盛節也。”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田軍作<八月的鄉村>序》:“我們的學者也曾說過:要征服 中國 ,必須征服 中國 民族的心。其實, 中國 民族的心,有些是早給我們的聖君賢相武將幫閒之輩征服了的。”

名家

戰國時討論“名”(概念)和“實”(事實)的關係問題的學派。主要代表為惠施和公孫龍,惠施強調事物的相同性,公孫龍強調事物的差別性。他們的討論對古代邏輯發展有一定貢獻

簪纓

[hat and ornaments] 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後遂藉以指高官顯宦

不將蘿薜易簪纓。——張悅《浥湖山寺》

繼世

繼承先世。《孟子·萬章上》:“繼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廢,必若 桀 紂 者也,故 益 、 伊尹 、 周公 不有天下。” 唐 柳宗元 《封建論》:“今夫封建者,繼世而理。” 宋 曾鞏 《韓琦制》:“昔 三代 遭變,繼世之初,干戈警備,陳及門廷,書之史官,以為後法。”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初九日》:“西洋立嗣之法,傳子而外,或立義子,或立戚黨,名為繼世,實早易姓。”

東魯

(1).原指 春秋 魯國 。後以指 魯 地(相當今 山東省 )。《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世有 周子 ,雋俗之士,既文且博,亦玄亦史。然而學遁 東魯 ,習隱 南郭 。” 李善 注引《莊子》:“ 魯 君聞 顏闔 得道人也,使人以幣先焉…… 顏闔 對曰:‘恐聽謬而遺使者罪,不若審之。’使者反審之,復來求之,則不得矣。” 唐 李白 《贈武十七諤》詩:“愛子隔 東魯 ,空悲斷腸猿。”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二公表章經籍,篤古崇儒,至求淑相攸,必屬之 東魯 聖人之裔,誠不愧儒雅風流矣。” 黎元洪 《檄山東文》:“ 東魯 開化最早,文明獨先。”

(2).指 孔子 。 孔子 為 春秋 魯 人,故稱。《陳書·周弘正傳》:“ 東魯 絶編之思, 西伯 幽憂之作。”

聖人

(1) [sage]∶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也專指孔子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唐· 韓愈《師說》

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2) [emperor]∶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嫡派

(1) [direct line of descent]∶見“嫡系”

(2) [disciple taught by the mas-ter]∶得到傳授人親自傳授的一派(多指技術、武藝)

少林武術嫡派弟子

道學

(1) [a Confucian school of philosophy of the Song dynasty]∶宋代儒家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等的哲學思想

(2) [affectedly moral]∶形容迂腐守舊

假道學

開宗

(1).開始建立一支父系家族。《逸周書·文政》:“ 管 蔡 開宗循王。” 孔晁 註:“二叔開其宗族,循 鎬京 之政,言從化也。”

(2).開創某一教派或學派。 南朝 梁 沉約 《佛記序》:“開宗闡教,致之有漸。”

(3).指創立某一教派或學派的人。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 方耕 、 申受 為此派之開宗; 定庵 、 默深 為此派之巨子。”

(4).猶開頭。 清 俞樾 《古文疑義舉例·寓名例》:“且辭義血脈,文連旨環,而開宗題其端緒,餘章廣而成之,非一問一答之勢也。” 聞一多 《文學的歷史動向》:“ 中國 ,和其餘那三個民族一樣,在他開宗第一聲歌里,便預告了他以後數千年間文學發展的路線。”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