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處尋孔顏誦詩讀書還須向操存上討出滋味 心源紹伊呂求志達道何事從得失間計較輸贏

書院

對聯全文

上聯:樂處尋孔顏誦詩讀書還須向操存上討出滋味
下聯:心源紹伊呂求志達道何事從得失間計較輸贏

參考注釋

孔顏

孔子 與其弟子 顏淵 的並稱。《魏書·肅宗紀》:“來歲仲陽,節和氣潤,釋奠 孔 顏 ,乃其時也。” 晉 陸機 《君子行》:“掇蜂滅天道,拾塵惑 孔 顏 。” 宋 劉克莊 《哨遍》詞:“嗟此意誰論,其言甚壯, 孔 顏 猶有遺旨。”

讀書

(1) [read]∶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study]∶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操存

(1).執持心志,不使喪失。語出《孟子·告子上》:“ 孔子 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朱子全書》卷三:“為學之要,只在著實操存,密切體認自己身心上理會。” 宋 李光 《贈趙璚夫》詩:“操存有約要真見,記問夸多隻謏聞。” 明 葉子奇 《草木子·原道》:“丹經言鼎鑪是安身立命也,採藥是收斂精神也,火候是操存之意也,沐浴是日新之功也,抽添是勤怠之節也。” 明 彭時 《彭文憲公筆記》:“先生平昔涉歷艱險,操存有素,故禍福不足以動心。”

(2).指操守、心志。 明 徐階 《送司封仲芳楊子赴留都》詩:“願言勵操存,千里同襟期。”

滋味

[taste] 味道

鮮肥滋味之享。——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心源

猶心性。佛教視心為萬法之源,故稱。 唐 元稹 《度門寺》詩:“心源雖了了,塵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問心源無所有,答雲疎懶味偏長。”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渾淪與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貞統於《乾》《坤》之妙。”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純瑩智照直證心源,不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發揮光大。”

伊呂

商 伊尹 輔 商湯 , 西周 呂尚 佐 周武王 ,皆有大功,後因並稱伊呂泛指輔弼重臣。《漢書·刑法志》:“故 伊 呂 之將,子孫有國,與 商 周 並。”《三國志·蜀志·彭羕傳》:“ 羕 於獄中與 諸葛亮 書曰:‘……足下,當世 伊 呂 也,宜善與主公計事,濟其大猷。’”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 伊 呂 ,世似 唐 虞 。” 明 沉采 《千金記·遇仙》:“自愧才兼文武,慚非 伊 呂 之儔;胸有甲兵,頗讓 孫 吳 之術。” 清 方文 《田居雜詠》:“幸而遇明主, 伊 呂 伯仲間。”

求志達道

謂隱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義以貫徹自己的主張。是儒家一種理想的人生觀。語本《論語·季氏》:“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後論》:“自儒者出,而求志達道之學興矣。”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得失

(1) [gain and loss;success and failure acquire and lose]∶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敗

計較個人的得失

(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利弊;好處和壞處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題》

計較

(1) [fuss about;bother about]∶計算比較得失

斤斤計較

(2) [argue with]∶爭辯

我不好計較

(3) [think over]∶打算

明天起床後再作計較

(4) [plan]∶計畫、商量

另行計較

(5) [stratagem]∶策略

你可有計較

(6) [check]∶清點,查清

計較下山人數

(7) [be particular about;stress]∶講究

你們城裡人,偏有許多計較,主副食還要注重怎么搭配

輸贏

(1) [win or loss]∶勝敗;也指贏進或輸出(如du5博中)

這是場表演賽,觀眾對輸贏不是很關心

(2) [money won or lost in gamble]∶指輸贏的錢數

這伙賭徒,一夜就有幾百元的輸贏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