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界初祖,為郵部先聲,士民方荷栽培,倘令周甲重開,盛事萃玉堂,定卜太平宰相; 與紀阮齊名,與羅胡並駕,天人尚資擘畫,不料花辰浹日,遺徽傳金鑒,竟成世外神仙。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為學界初祖,為郵部先聲,士民方荷栽培,倘令周甲重開,盛事萃玉堂,定卜太平宰相;
下聯:與紀阮齊名,與羅胡並駕,天人尚資擘畫,不料花辰浹日,遺徽傳金鑒,竟成世外神仙。

對聯備註:

(清-恩祿《挽張百熙聯》)

參考注釋

學界

[educational circles] 指教育界或學術界

初祖

(1).始祖。 漢 《新嘉量》:“ 黃帝 初祖,德帀於 虞 ; 虞 帝始祖,德帀於 新 。” 清 黃景仁 《桂未谷明經以舊藏山谷詩孫銅印見贈》詩:“強將譜系溷初祖,九原可作夫誰欺?” 蔡東藩 《後漢演義》第一回:“自稱為 黃帝 、 虞 、 舜 後裔,尊 黃帝 為初祖。”

(2).佛教稱某一宗派的開創者。《五燈會元·東土祖師·初祖菩提達磨大師》:“初祖 菩提達磨 大師者, 南天竺國 香至王 第三子也。” 宋 蘇轍 《雪中會飲李倅鈞東軒》詩之三:“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3).泛指創始人。 明 胡應麟 《詩藪·閏餘中》:“今略記其灼然者, 魯直 自為 江西 初祖矣。”

郵部

指 清 時郵傳部。 夏仁虎 《舊京瑣記·朝流》:“自 光緒 壬寅設外務部始定公費,而商部、郵部踵之。”

先聲

[herald] 指發生於某一重大事件以前的類似的有相同性質的事件

五四運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聲

士民

(1).古代四民之一。泛指士大夫階層和普通讀書人。《穀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 范寧 註:“學習道藝者。”《孝經·孝治》:“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 唐玄宗 註:“鰥寡,國之微者,君尚不敢輕侮,況知禮義之士乎!” 戰國 宋玉 《對楚王問》:“ 楚襄王 問於 宋玉 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韓非子·五蠹》:“士民縱恣於內,言談者為勢於外,外內稱惡以待強敵,不亦殆乎!”《清史稿·食貨志一》:“旋令士民墾地二十頃,試其文理優者,以縣丞用;百頃以知縣用。”

(2).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的並稱。猶言士庶。《荀子·堯問》:“ 繒 丘之封人見 楚 相 孫叔敖 曰:‘吾聞之也:處官久者士妒之,祿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今相國有此三者而不得罪 楚 之士民,何也?’”《荀子·致士》:“川淵者,龍魚之居也;山林者,鳥獸之居也;國家者,士民之居也。”

(3).泛指人民、百姓。《荀子·議兵》:“士民不親附,則 湯 武 不能以必勝也。”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眾,竭精馳説,並進輻湊者,不可勝數。”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士民殷富,繁軼五陵;宮宇宏麗,崇冠三川。” 宋 葉適 《宣教郎夏公墓志銘》:“既而聞其在 閩 ,思不出位,而以事至者常立決,是非少所徇,諸司及士民亦愛之。” 清 無名氏 《王氏復仇記》:“於是 丹陽 諸生奮臂一呼,邑中士民回響數千百人。”

(4).猶言軍民。《詩·大雅·瞻卬》:“邦靡有定,士民其瘵。” 鄭玄 箋:“天下騷擾,邦國無有安定者,士卒與民皆勞病。” 孔穎達 疏:“以‘士’‘民’連文,故云‘士卒與民’。士卒即從軍者也。”

栽培

(1) [cultivate]∶ 種植並培育

栽培果木

(2) [train; foster; educate]∶ 培養、造就

栽培英才

(3) [patronize]∶ 舊時官場中比喻賞識、提拔

周甲

滿六十年。乾支紀年一甲子為六十年,故稱。《清史稿·禮志五》:“﹝ 康熙 ﹞六十年,御極週甲,命 世宗 率皇子、皇孫詣 盛京 ,皇子祭 昭陵 ,皇孫祭 永陵 ,帝親往 福陵 大祭。” 清 吳熾昌 《容窗閒話初集·八松墓》:“老夫年已週甲,膝下無兒,多金何為。”

盛事

[great event]大事

亞特蘭大市的第26屆奧運會是國際體育界盛事

玉堂

(1).玉飾的殿堂。亦為宮殿的美稱。 戰國 楚 宋玉 《風賦》:“然後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羅帷,經於洞房,迺得為大王之風也。”《韓非子·守道》:“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 漢 劉向 《九嘆·逢紛》:“芙蓉蓋而菱華車兮,紫貝闕而玉堂。”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朱閣玲瓏於林間,玉堂陰映於高隅。”

(2). 漢 宮殿名。《史記·孝武本紀》:“於是作 建章 宮……其南有 玉堂 、 璧門 、 大鳥 之屬。” 司馬貞 索隱引《漢武故事》:“ 玉堂 基與 未央 前殿等,去地十二丈。”《東觀漢記·孝沖皇帝紀》:“ 永嘉 元年春正月,帝崩於 玉堂 前殿。”

(3).泛指宮殿。 唐 杜甫 《進雕賦表》:“令 賈馬 之徒,得排金門,上玉堂者甚眾矣。”

(4).官署名。 漢 侍中有玉堂署, 宋 以後翰林院亦稱玉堂。《漢書·李尋傳》:“過隨眾賢待詔,食太官,衣御府,久污玉堂之署。” 顏師古 註:“ 玉堂殿 在 未央宮 。” 王先謙 補註引 何焯 曰:“ 漢 時待詔於 玉堂殿 , 唐 時待詔於翰林院,至 宋 以後,翰林遂並蒙玉堂之號。”《宋史·蘇易簡傳》:“帝嘗以輕綃飛白大書‘玉堂之署’四字,令 易簡 牓於廳額。” 明 李東陽 《院中即事》詩:“遙羨玉堂諸院長,酒杯能緑火能紅。”《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至於那入金馬,登玉堂,是少年朋友的事業,我過了景了。” 王闓運 《郭新楷傳》:“君逸才也,玉堂群彥為愧多矣。”

(5).嬪妃的居所。借指寵妃。《漢書·谷永傳》:“抑損椒房玉堂之盛寵。” 顏師古 註:“玉堂,嬖倖之舍也。”《後漢書·翟酺傳》:“願陛下親自勞恤,研精緻思,勉求忠貞之臣,誅遠佞諂之黨,損玉堂之盛。”

(6).神仙的居處。《文選·左思<吳都賦>》:“玉堂對霤,石室相距。” 劉逵 註:“玉堂石室,仙人居也。” 明 李東陽 《鏡川先生宅賞白牡丹》詩:“玉堂天上清,玉版天下白。”

(7).豪貴的宅第。 南朝 宋 鮑照 《喜雨》詩:“驚雷鳴桂渚,迴涓流玉堂。” 唐 張柬之 《東飛伯勞歌》:“窈窕玉堂褰翠幙,參差繡戶懸珠箔。” 清 朱彝尊 《水仙子·為毛大可挽姬人曼殊》曲:“玉堂傳説小名兒,檀板能歌絶妙詞。”

(8).經穴名。《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頭面部》:“玉堂在口內上齶,一名上含,其竅即頑顙也。”

太平

[peace and tranquility] 社會安定

安於太平之樂。——宋· 蘇軾《教戰守》

宰相

[prime minister (in feudal China)] 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

此為宰相聽事誠隘。(聽事,即“廳事”,大廳;處理公事,接待賓客的廳堂。)。——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實宰相之職也。——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齊名

[be equally famous] 指名望相等

李白與杜甫齊名

並駕

(1).兩馬並馳。 南朝 梁 何遜 《送韋司馬別》詩:“歸衢並駕奔,別館空筵卷。” 清 曹寅 《題楝亭夜話圖》詩:“ 廬江 太守訪故人, 建康 並駕能傾倒。”

(2).猶言並駕齊驅。 宋 蔡夢弼 《草堂詩話》卷一:“昔 韓子蒼 嘗論此筆力變化,當與 太史公 諸《贊》並駕。” 明 胡應麟 《詩藪·雜言》:“體雖不同,詩實並駕,皆變之善者也。” 清 周亮工 《甌香買得芍藥數枝》詩:“但結雲旗誰並駕,豈無膏沐若為容。”

天人

(1) [heaven and man]∶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際

天人合一

(2) [celestial being;immortal;outstanding man (in talent or appearance)]∶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眾的人

(3) [emperor]∶特指天子

擘畫

(1) [plan;arrange] 籌劃;安排

如今那裡擘畫將來

(2) 亦稱“擘劃”

對坐榻上,有所擘畫。——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不料

[be contrary to one's expectation;unexpectedly] 沒想到地,沒有預先料到地

早上天氣還好好的,不料下午竟下起雹子來

花辰

指春天的美好時光。 明 何景明 《送施御史便道壽母次韻》:“繡衣真晝錦,彩服更花辰。”

浹日

古代以乾支紀日,稱自甲至癸一周十日為“浹日”。《國語·楚語下》:“遠不過三月,近不過浹日。” 韋昭 註:“浹日,十日也。”《新唐書·竇參傳》:“不浹日,貶參 郴州 別駕。” 宋 洪邁 《夷堅乙志·虞並甫奏章》:“﹝ 虞並甫 ﹞以父病齋戒浹日。” 清 方苞 《兩朝聖恩恭記》:“六月中旬,命回京充 武英殿 總裁,浹日,發《御製分類字錦序》,命校勘。”

遺徽

死者生前的美好德行。 宋 岳珂 《愧郯錄·追冊後》:“是時, 郭后 正位中宮, 仁宗 追念遺徽,特崇位號。”

金鑒

見“ 金鑑 ”。

亦作“ 金鑒 ”。1.《新唐書·張九齡傳》:“﹝ 玄宗 ﹞千秋節,公、王並獻寶鑑, 九齡 上事鑑十章,號《千秋金鑑錄》,以伸諷諭。”後以“金鑑”指對人進行諷諭的文章和書籍。 宋 陸游 《丞相文武百僚請建重明節表》:“周行抃蹈,各陳金鑒之書。” 清 錢謙益 《天啟元年浙江鄉試程錄·第一問》:“其在今日,所以進金鑑而箴丹扆者,亦必有道矣。”

(2).指明察的帝王。 宋 范仲淹 《謝許守舊官表》:“金鑑臨御,多士駿奔。”

(3).指帝王之明察。 宋 范仲淹 《四民詩·士》:“黜陟金鑑下,昭昭媸與妍。”

(4).比喻月亮。 宋 梅堯臣 《晚過天漢橋堤上行》詩:“海月開金鑑,河冰臥玉虬。”

成世

謂繼承父親的世業。《左傳·哀公十六年》:“ 肸 以嘉命來告餘一人,往謂叔父:余嘉乃成世,復爾祿次。敬之哉!” 杜預 註:“繼父之世,還居君之祿次。”

外神

謂郊、社、封禪等所祭之神。與“內神”相對。《禮記·曲禮下》“踐作臨祭祀,內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孫希旦 集解引 元 吳澄 曰:“宗廟所祭者,一家之神,內神也,故曰內事。郊、社、山川之屬,天下一國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