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海築金堤鯨浪長恬累世共欽明德遠 射潮驅鐵弓烏號宛在餘風猶想大王雄

名勝杭州

對聯全文

上聯:捍海築金堤鯨浪長恬累世共欽明德遠
下聯:射潮驅鐵弓烏號宛在餘風猶想大王雄

對聯備註:

(杭州:楊叔懌題錢王祠。烏號:良弓名)

參考注釋

金堤

亦作「 金隄 」。 1.堅固的堤堰。後作為堤堰的美稱。《漢書·司馬相如傳上》:「媻姍勃窣,上金隄。」 顏師古 註:「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十二月啟·無射九月》:「金堤翠柳,帶星采而均調。」 宋 柳永 《笛家弄》詞:「水嬉舟動,禊飲筵開,銀塘似染,金堤如繡。」 清 錢謙益 《寄督漕張御史》詩之二:「 鐵瓮 雲帆析木,金堤春水泛桃花。」

(2).堤名。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史記·河渠書》:「 孝文 時河決 酸棗 ,東潰 金隄 。」 張守節 正義引《括地誌》:「 金隄 ,一名 千里隄 ,在 白馬縣 東五里。」

(3).堤名。指今 四川 灌縣 都江堰 一帶 岷江 的江堤。《文選·左思<蜀都賦>》:「西踰 金隄 ,東越 玉津 。」 劉逵 註:「 金隄 在 岷山 都安縣 西,隄有左右口,當 成都 西也。」

鯨浪

猶巨浪。《五燈會元·天衣懷禪師法嗣·瑞岩子鴻禪師》:「大洋海里泛鐵船, 須彌 頂下飜鯨浪。」 明 李東陽 《徐州洪》詩:「 胥 濤鯨浪中崔巍,百步九折勢不回。」 清 方文 《贈楊總戎》詩:「幕府雙開鯨浪伏,兵機獨對鯉庭閒。」

累世

[for many generations;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好幾代,數代。同“累一葉”、“累代”

明德

[pleasant virtue] 美德

明德茂親。——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射潮

(1).相傳 吳越王 錢鏐 射潮築塘的故事。 宋 蘇軾 《表忠觀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強弩射潮,江海為東。」《宋史·河渠志七》:「 淛江 通大海,日受兩潮。 梁 開平 中, 錢武肅王 始築捍海塘,在 候潮門 外。潮水晝夜衝激,版築不就,因命彊弩數百以射潮頭,又致禱 晉山祠 。既而潮避 錢塘 ,東擊 西陵 ,遂造竹器,積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柳亞子 《海寧觀潮有作》詩:「我亦廿年慚後死,射潮穿象兩蹉跎。」

(2). 東漢 馬援 亦有射潮故事,見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射潮》及所引 清 屈大均 《射潮歌》。

烏號

(1).《淮南子·原道訓》:「射者扞烏號之弓,彎棊衛之箭。」 高誘 註:「烏號,桑柘,其材堅勁,烏峙其上,及其將飛,枝必橈下,勁能復巢,烏隨之,烏不敢飛,號呼其上。伐其枝以為弓,因曰烏號之弓也。一説 黃帝 鑄鼎於 荊山 鼎湖 ,得道而仙,乘龍而上,其臣援弓射龍,欲下 黃帝 ,不能也。烏,於也;號,呼也。於是抱弓而號。因名其弓為烏號之弓也。」後以「烏號」指良弓。《太平御覽》卷三四七引 漢 陳琳 《武庫賦》:「弓則烏號、越棘、繁弱、角端。」 唐 駱賓王 《從軍中行路難》之二:「百發烏號遙碎柳,七尺龍文迥照蓮。」 明 楊珽 《龍膏記·脫難》:「休得把烏號架,休得把青莖射。」

(2).表示對死者哀悼。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 匡俗 ﹞屢逃徵聘,廬於此山,時人敬之。 俗 後仙化,空廬猶存。弟子覩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烏號』。」 宋 葉適 《何參政輓歌》之二:「佳哉鳳凰壠,悲甚付烏號。」

(3).稱人死亡的敬辭。《舊五代史·漢書·高祖紀論》:「及回鑾輅,尋墮烏號,故雖有應運之名,而未覩為君之德也。」

餘風

[remaining style] 遺風;遺留的風教

大王

(1) [King]∶古代對君主或諸侯的敬稱;統治一個大的疆域的君主

大王及宗室所賜幣帛,盡以與軍吏、士大夫。——漢· 劉向《列女傳》

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魯迅《七律》

(2) [maharaja] [印]∶位於王公之上的印度君主;尤指印度主要土邦的統治者

(3) [magnate]∶指壟斷某種經濟的財閥

鋼鐵大王

煤炭大王

石油大王

木材大王

(4) [joker]∶大鬼

(5) [expert]∶擅長於某種事情的人

足球大王

爆破大王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