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遇九方,遂無神物; 周曆五嶽,非復常人。

名人名家集字8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不遇九方,遂無神物;
下聯:周曆五嶽,非復常人。

對聯備註:

(清-俞樾《集字聯》)

對聯不遇九方,遂無神物; 周曆五嶽,非復常人。書法欣賞

不遇九方,遂無神物; 周曆五嶽,非復常人。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不遇九方,遂無神物; 周曆五嶽,非復常人。】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不遇

(1)

[fail to achieve one's success]∶不得志;不被賞識

懷才不遇

(2)

[not meet]∶沒碰到

可又有一說不遇艱難,不顯好處

九方

(1).中央與八方的總稱。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詩:“情苞六合,德宣九方。” 唐 李賀 《感諷》詩:“王子下馬來,曲沼鳴鴛鴦;焉知腸車轉,一夕巡九方。”

(2). 九方皋 的省稱。 清 湯璥 《<交翠軒筆記>後序》:“走其野而無 九方 之法以相之,則赤驥緑耳與駑馬草駒齊價矣。”詳“ 九方皋 ”。

(3).複姓。 春秋 秦穆公 時,有 九方皋 。見《列子·說符》。

無神

(1).不存在神明。 晉 王該 《日燭》:“奚適非道,何之無神?”

(2).猶言不顯靈。《法苑珠林》卷七六:“虎乃瞋曰:‘吾之奉佛供僧,而更致外寇,佛無神矣。’”

(3).沒有神采。如:他兩眼無神,面容失色。

周曆

遍歷;遍游。《後漢書·蔡邕傳》:“﹝ 邕 ﹞補侍御史,又轉持書御史,遷尚書。三日之閒,周歷三臺。”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葉法善》:“﹝ 葉法善 ﹞於四海六合,名山洞天,鹹所周歷。” 康有為 《<日本雜事詩>序》:“ 黃子 文而思,通以瑟,周歷大地。”

五嶽

[the Five Famous Mountains in China] 中國的五大名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

非復

(1).不再是。《後漢書·荀彧傳》:“縱數城或全,其餘非復己有。” 唐 李華 《長門怨》詩:“自驚羅帶緩,非復舊來心。” 清 唐甄 《潛書·匪更》:“及其敝也,衿傾袪錯,四垂紕離,非復緇衣矣。”

(2).不像是。《太平廣記》卷十引 晉 葛洪 《神仙傳·王興》:“帝顧侍臣曰:‘彼非復學道服食者,必 中嶽 之神以喻朕耳!’”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竝見 姮娥 與眾仙姬逍遙按樂,殆所謂《霓裳羽衣》、鈞天雅奏者,非復人世間所有。” 清 無名氏 《後會仙記》:“ 仇 受而飲之,甘溫香美,非復人世間物。”

常人

(1).守常道不變的人。《書·立政》:“繼自今後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蔡 沉 集傳:“常人,常德之人也。”

(2).平常的人。《莊子·人間世》:“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史記·商君列傳》:“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周書·韓盛傳》:“ 德輿 姿貌魁傑,有異常人。” 唐 杜甫 《哀王孫》詩:“ 高帝 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醒世恆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老爺乃萬民之主,況又護持佛法,一念之誠,便與天地感通,豈是常人之可比。” 魯迅 《華蓋集·題記》:“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間,又是一個常人,能夠交著‘華蓋運’。”

(3).固定的人。《周書·異域傳上·高麗》:“是俗好淫,不以為愧,有游女者,夫無常人。”《舊唐書·西戎傳·拂菻國》:“其王無常人,簡賢者而立之。”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