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端揮去知棉薄 几上鋪來映麥光

紙店7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毫端揮去知棉薄
下聯:几上鋪來映麥光

對聯毫端揮去知棉薄 几上鋪來映麥光書法欣賞

毫端揮去知棉薄 几上鋪來映麥光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毫端揮去知棉薄 几上鋪來映麥光】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毫端

(1).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後漢書·南匈奴傳》:“嗚呼!千里之差,興自毫端。”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詞:“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

(2).猶言筆底;筆下。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序》:“其轉註假借之流,指事會意之類,莫不狀范毫端,形呈字表。” 宋 王安石 《贈李士雲》詩:“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清 屠文漪 《邁陂塘·題陸旉亭小照》詞:“是誰將玉山瓊樹,毫端圖畫偏似。”

棉薄

(1).猶微薄。 蛤笑 《息爭篇》:“宗教壓力,至為棉薄。” 郭沫若 《<屈原賦>今譯·九章》:“我心力棉薄有所難於理會,寫出歌辭來以求明證。”

(2).薄弱的能力。多用作自謙之詞。 鄒韜奮 《經歷》五一:“根據這個觀點,我……願竭盡我的棉薄,追隨許多救國的同志們。” 夏衍 《關於關山月畫展特輯》:“只要對於抗戰救亡多少有點裨益文化工作,我們都不惜替他盡一點棉薄。”

上鋪

[upper berth] 雙層鋪的上面一個鋪位

麥光

紙名。 宋 蘇軾 《和人求筆跡》:“麥光鋪幾浄無瑕,入夜青燈照眼花。” 趙次公 註:“麥光,紙名,蓋南中竹紙之流。” 馮應榴 注引《一統志》:“ 徽州府 歙縣 龍鬚山 出紙,有麥光、白滑、水翼、凝霜之名。” 元 王逢 《贈別浙省黑黑左丞三十韻》:“憂君尚有疏,儻寄麥光牋。”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