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略直正岳家軍閩浙播謳歌武穆千古武毅千古 勛名上齊李丞相湖山瞻廟貌有宋一人有明一人

題贈

對聯全文

上聯:戚略直正岳家軍閩浙播謳歌武穆千古武毅千古
下聯:勛名上齊李丞相湖山瞻廟貌有宋一人有明一人

對聯備註:

(薩鎮冰1926年題福建福州于山戚公祠)

參考注釋

岳家軍

南宋 名將 岳飛 所統率的部隊。其軍英勇善戰,紀律嚴明,史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鹵掠”。《宋史·岳飛傳》:“猝遇敵不動,故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 岳家軍 難。’” 宋 陸游 《書憤》詩:“劇盜曾從 宗父 命,遺民猶望 岳家軍 。” 高珪 《岳墳感賦》詩:“ 東海 鯨波誰可靖,祇今惜少 岳家軍 。”

謳歌

1.亦作"謳歌"。 2.歌唱。 3.歌頌。 4.頌歌。

千古

(1) [through the ages]∶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forever]∶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zhou44

千古奇聞

(3) [eternal repose]∶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武毅

(1).勇武剛毅。 晉 陸機 《辯亡論上》:“ 丁奉 、 離斐 以武毅稱。” 唐 韓愈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奮其武毅,張我皇威。” 清 方東樹 《<劉悌堂詩集>序》:“若 老 莊 之道德, 屈 宋 之詞宗,搜奇抉怪,軼乎《詩》《書》,不獨志略武毅之儔也。”

(2).指勇武剛毅的人。 漢 傅毅 《舞賦》:“文人不能懷其藻兮,武毅不能隱其剛。” 漢 班固 《竇車騎北伐頌》:“援謀夫於末言,察武毅於俎豆。”

勛名

功名。《後漢書·張奐傳》:“﹝ 張奐 ﹞及為將帥,果有勛名。” 宋 蘇舜欽 《春日感懷》詩:“望國勛名晚,傷時歲月飛。” 清 吳偉業 《東萊行》:“ 左氏 勛名照汗青,過江忠孝數中丞。” 劍農 《武昌革命始末記》:“成則共圖勛名,敗則生靈塗炭。”

上齊

(1).指青銅(銅錫合金)中含錫量少於四分之一者。《周禮·考工記·輈人》:“攻金之工,築氏執下齊,冶氏執上齊。” 鄭玄 註:“多錫為下齊,大刃、削殺矢、鑒燧也;少錫為上齊,鐘鼎、斧斤、戈戟也。” 賈公彥 疏:“據下文六等言之,四分已上為上齊,三分已下為下齊。” 孫詒讓 正義:“錫少則金純,故為上齊。少者,謂四分其金而錫居一。”

(2).上等飲料。 明 姚士麟 《見只編》卷下:“茶於 吳會 為六清上齊,乃自 大梁 迤北便食鹽茶,北至 關中 則熬油極炒,用水烹沸點之,以酥持敬上客。”

向上升。齊,通“ 躋 ”。《禮記·樂記》:“地氣上齊,天氣下降。” 孔穎達 疏:“地氣上齊者,齊,升也,謂地氣上升天。” 元 元逢 《山行》詩序:“時雲氣上齊,若葆蓋羽車然。”

丞相

[prime minister] 古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務的職位最高的大臣

湖山

(1).湖水與山巒。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詩:“湖山四面爭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 唐 杜牧 《江樓晚望》詩:“湖山翠欲結蒙籠,汗漫誰游夕照中。” 宋 曾鞏 《歸老橋記》:“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趙孟頫 《錢塘懷古》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詩之一:“ 林逋 、 蘇軾 俱名世,指點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倚湖山夢繞,對垂楊風裊。”

廟貌

《詩·周頌·清廟序》 鄭玄 箋:“廟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見,但以生時之居,立宮室象貌為之耳。”因稱廟宇及神像為廟貌。 三國 蜀 諸葛亮 《黃陵廟記》:“廟貌廢去,使人太息。”《桯史》附 宋 岳珂 《籲天辯誣通敘》:“ 孝宗 皇帝嗣位之初,首加昭雪,復其宮爵,又錫之冢地……旌以廟貌而俾有以尉部曲三軍之心。”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形骸雖肖何如覺,廟貌徒嚴妄設陳。”

有宋

(1).國名。即 宋國 。有,詞頭。《莊子·在宥》:“ 雲將 不得問。又三年,東遊,過 有宋 之野而適遭 鴻蒙 。”

(2).朝代名。有,詞頭。指 南朝 宋 。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有宋 函夏,帝圖弘遠。” 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惟 有宋 五年月日, 湘州 刺史 吳郡 張邵 恭承帝命,建旟舊 楚 。”

(3).朝代名。有,詞頭。指 趙匡胤 所建之 宋 。 明 韓洽 《題李龍眠諸夷職貢圖》詩:“ 龍眠居士 生 有宋 ,未必諸蕃真入貢。”

一人

(1).古代稱天子。亦為天子自稱。《書·太甲下》:“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孔 傳:“一人,天子。”《書·湯誥》:“王曰:‘嗟爾萬方有眾,明聽予一人誥。’” 孔 傳:“天子自稱曰予一人。” 漢 班固 《bai4虎通·號》:“王者自謂一人者,謙也,欲言己材能當一人耳。故《論語》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臣謂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內,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書》曰:‘不施予一人。’”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記》:“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猶然,況宰相乎?”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詩:“一人正位山河定,萬國朝元日月明。”

(2).一個人。《詩·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 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然則今日之是非,謂予 李卓吾 一人之是非,可也。”

(3).猶一體。《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

(4).謂使全國之人齊心協力。《荀子·富國》:“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將巧繁拜請而畏事之,則不足以持國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楊倞 註:“謂不能齊一其人,同力以拒大國也。”

有明

指 明 朝。有,詞頭。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仲子 乃盡閲 有明 之文,得其指歸,洞徹其底藴。”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