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全文
上聯:相業匡時,武功定亂,經術名家,上下千古,軼後超前,我公不朽;
下聯:九重震悼,百姓哀思,三軍涕泣,東南半壁,感恩懷德,吾皖尤深。
對聯備註:
(清-《挽曾國藩聯》)
參考注釋
相業
宰相的功業。亦喻巨大的功績。《宋史·陳堯佐傳論》:“ 堯佐 相業雖不多見,世以寬厚長者稱之。”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開讀有感》:“百年萬國奉王正,相業臺綱屬老成。” 清 黃景仁 《過賈秋壑集芳園故址》詩:“若論相業慙何地,便有仙居借自天。” 趙朴初 《周總理輓詩》:“相業史誰儔?丹心日許共。”
匡時
匡正時世;挽救時局。《後漢書·荀淑傳論》:“平運則弘道以求志,陵夷則濡跡以匡時。”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文義習吏,匡時富國,以取卿相者有矣。”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尊敬師傅》:“多才多蓺,道著於匡時;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 清 顧炎武 《寄李生雲霑時寓曲周僧舍課子衍生》詩:“何如 長白山 中寺,莫使匡時雅志違。” 廖仲愷 《幽禁中感賦》詩:“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載茹酸辛,努力思匡時。”
武功
(1) [military accomplishments]∶專指在軍事方面取得的成就;戰功
文治武功
(2) [skill in acrobatics in Chinese operas]∶武工
定亂
平定禍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夫兵以定亂,莫敢自專。” 唐 柳宗元 《愈膏肓賦》:“非藥曷以愈疾?非兵胡以定亂?” 明 張鳳翼 《紅拂記·張娘心許》:“扶危定亂真吾願。”
經術
猶經學。《史記·太史公自序》:“ 仲尼 悼禮廢樂崩,追脩經術,以達王道。” 唐 張祜 《投常州從兄中丞》詩:“史材誰是伍,經術世無雙。”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罷黜詩賦崇經術,儒生講習 丘 與 軻 。” 章炳麟 《黃先生傳》:“余少時從本師 德清 俞君 游,亦數謁先生。先師任自然,而先生嚴,重經術,亦各從其性也。”
名家
戰國時討論“名”(概念)和“實”(事實)的關係問題的學派。主要代表為惠施和公孫龍,惠施強調事物的相同性,公孫龍強調事物的差別性。他們的討論對古代邏輯發展有一定貢獻。
上下
(1) [high and low]∶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old and young]∶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up and down]∶從上面到下面
(4)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about]∶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稱衙門中的差役
千古
(1) [through the ages]∶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forever]∶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zhou5恩5來
千古奇聞
(3) [eternal repose]∶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超前
(1) [lead]
(2) 超越目前正常條件的
超前消費
(3) 在交流電路中,電流相位對產生它的電動勢的提前
不朽
[live] 存在於人類的記憶或記載中
人類願望通過他的行動而不朽,這是建立金字塔的特徵
九重
(1).九層;九道。《楚辭·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韓詩外傳》卷八:“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 三國 魏 曹植 《當牆欲高行》:“願欲披心自説陳,君門以九重,道遠 河 無津。”
(2).泛指多層。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九重圍里往來,直似攛梭;萬隊營中上下,渾如走馬。”
(3).指天門;天。《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一》:“九重開,靈之斿,垂惠恩,鴻祜休。” 唐 李白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戶, 丹丘 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 蓬萊 復西歸。”京劇《貴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
(4).指宮門。 漢 趙壹 《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絶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宮禁,朝廷。 唐 盧綸 《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6).指帝王。 唐 李邕 《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遵奉九重,決勝千里。” 明 無名氏 《金雀記·作賦》:“明朝入禁中,奏聞九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人觚》:“先是, 寶 ( 法寶 )出奔時,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詞·酒泉子》:“隊隊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祇擬奪九重。”
震悼
驚愕悲悼。《楚辭·九章·抽思》:“願承閒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陳書·徐陵傳》:“奄然殞逝,震悼於懷。”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文正》:“故其薨日,上甚震悼。”
百姓
(1) [common people] 普通人——相對於官員、幹部而言
並皆暴犯百姓。——《世說新語·自新》
百姓多聞其賢。——《史記·陳涉世家》
(2) (古代百姓是百官貴族的統稱)
哀思
[sad memories;mourning for the deceased] 悲哀思念的感情
寄託哀思
三軍
(1) [the army]∶軍隊的統稱
三軍過後盡開顏。——mao5澤5東《七律·長征》
(2) [the three armed services]∶古時指中軍、上軍、下軍或中軍、左軍、右軍。現指陸軍、空軍、海軍
涕泣
[weep] 哭泣;流淚
士皆重淚涕泣。——《戰國策·燕策》
人慷慨涕泣。——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涕泣謀于禁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東南半壁
指東南半邊的江山。 清 杭世駿 《榕城詩話》卷下引 吳廷華 詩:“身經百戰兵不飢,士氣激發倍驍悍。以此克奏保障功,東南半壁推屏翰。” 清 王莘元 《星周紀事》:“風鶴之驚,千里一轍,幸 向軍門 (諱 榮 )提大兵東下,紮營 孝陵衛 ……東南半壁藉以支撐者七、八年。”
感恩懷德
感激別人的恩德。《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勇過 聶政 ,功逾 介子 ,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古之捨生取義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懷德,投命無悔,或利害有機,奮發以應會,詔所稱 聶政 、 介子 是也。”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我想請大王饒恕他的活命,將來 建昌 一帶的人或許會感恩懷德。”亦作“ 感恩戴德 ”。《再生緣》第八十回:“我也終生感恩戴德,唯願 劉小姐 修成正果,位列仙籍。” 郭澄清 《大刀記》第五章:“ 疤瘌四 一面向 石黑 送著感恩戴德的笑臉,一面油嘴滑舌地說開了。”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對聯推薦
對聯:雞追日月雄風舞 狗躍山河瑞氣生
春聯,狗年,7字春聯對聯:墮淚立豐碑,南國遺民,痛羊公不能再至;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
名勝,浙江,11字對聯對聯:生財豬拱戶 致富燕迎春
春聯,豬年,5字春聯對聯:興大廈建樂園景色如畫美
喬遷,11字對聯對聯:鴛鴦福祿 鸞鳳吉祥
婚聯,洞房婚聯,4字婚聯對聯:大富貴亦壽考,宜子孫羌無遺憾;
輓聯,名人名家,15字對聯對聯:春風梳柳 時雨潤苗
春聯,4字春聯對聯:憶燒筍山廚,買魚江郭,五年偕隱助清狂,詩成海內盡知君,說福慧雙修,此樂不可復再;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開源節流為民著想 集資創匯替國分憂
行業,商業,8字對聯對聯:鋼花飛濺 鐵水奔流
鋼鐵廠,4字對聯對聯:四百年來五開府 九龍山下一祠堂
名勝,無錫,7字對聯對聯:精研中外事 洞察古今情
新聞出版,5字對聯對聯:花妥鶯捎蝶; 溪喧獺趁魚。
名人名家,6字對聯對聯:東風有韻歌四化 時雨無聲潤三春
春聯,7字春聯
詩詞推薦
- 四壁寒蛩夜,一山黃葉秋艾性夫《補易水歌效郭青山》
- 更作乘桴語,與此意何殊郭印《乘桴亭》
- 塵靜霜華遠,煙生曙色低姚合《答孟侍御早朝見寄》
- 倚橋臨水誰家住
- 貴賤理則殊,氣味固相似劉宰《再韻為鱭鱠虎臠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