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東西大同,知識互換,文明競爭,惟勸學兩篇,能補昌黎原道論; 荊襄為南北鎖鑰,輪軌交通,工商林立,登峴山四顧,怕讀羊公墮淚碑。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世界正東西大同,知識互換,文明競爭,惟勸學兩篇,能補昌黎原道論;
下聯:荊襄為南北鎖鑰,輪軌交通,工商林立,登峴山四顧,怕讀羊公墮淚碑。

對聯備註:

(清-陳國棟《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世界

(1) [world]

(2) 一切事物的總和

世界觀

(3)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全世界

(4) [universe]∶佛教指宇宙

大千世界

(5) [society]∶指社會狀況

現在是什麼世界,還允許你不講理

(6) [domain]∶領域;活動範圍

內心世界

(7) [country;state power]∶江山

金腰帶銀腰帶,趙家世界 朱家壞。——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

(8) [mass]∶大家,眾人

不看世界面上,一百年不理才好。——《jin99梅詞話》

東西

(1) [thing]∶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people and animal]∶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大同

[Datong] 地名,在山西省

知識

(1) [knowledge]∶人們在實踐中獲得的認識和經驗

高等數學知識

(2) [friend]∶認識的人;朋友

海內知識,零落殆盡

(3) [intellectual]∶指有關文化學術的

知識界

(4) [know]∶知道;懂得

知識事體

互換

[exchange] 相互交換 [同類之物];以 [某物] 易 [某物];交換

讓我們互換一下帽子

文明

(1) [civilization;culture]∶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

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

(2) [civilized]∶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並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

(3) [modern]∶舊指具有當時西方色彩的

文明戲

(4) [bright]∶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競爭

[compete] 為了己方的利益而跟人爭勝

商品競爭

勸學

[encourage learning;urge sb. to attend school] 勉勵人學習;鼓勵人努力學習

昌黎

(1). 唐 韓愈 世居 潁川 ,常據先世郡望自稱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縣 )人; 宋 熙寧 七年詔封 昌黎伯 ,後世因尊稱他為 昌黎先生 。 唐 韓愈 《送陸歙州》詩序:“於是 昌黎 韓愈 道願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紹 昌黎 之道脈,豈興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傳》:“公著詩一卷、文二卷。詩清婉有志,文則力追 昌黎 、 柳州 。” 馬其昶 《<古文辭類纂標註>序》:“ 昌黎 論文,務去陳言。”

(2).借指 韓 姓。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為百夫特,行足萬人師。”按,此“昌黎”指 韓肖胄 。

道論

道家的理論。《史記·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 學天官於 唐都 ,受《易》於 楊何 ,習道論於 黃子 。”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之一:“委講輟道論,改服康世屯。” 唐 李白 《贈別王山人歸布山》詩:“ 王子 析道論,微言破秋毫。” 張舜徽 《<周秦道論發微>敘錄》:“‘道論’二字,可說是‘道家理論’的簡稱。它的具體內容,便是‘人君南面之術’。”

南北

(1) [north and south]∶北方和南方

(2) [from north to south]∶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鎖鑰

(1) [key]∶鎖鑰,開鎖的器件,比喻成事的關鍵所在

外語是了解世界的鎖鑰

(2) [strategic gateway]∶喻指在軍事上相當重要的地方

南疆鎖鑰

交通

(1) [traffic]∶往來通達

阡陌交通。——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葉葉相交通。——《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association]∶交往

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 [collude with]∶勾結

工商

是工業和商業的簡稱。我們的社會組織大致可分為政府部門(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而企業的主要部分又可分為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凡是從事生產的企業可歸到工業企業,從事流通和服務的可歸到商業企業。

林立

象樹林一樣密集地豎立著,形容眾多。《明史·儒林傳序》:“大臣以文學登用者,林立朝右。” 清 薛福成 《考察近事謹陳管見疏》:“府縣城鎮之局廠林立。”如:這裡煙囪林立,日夜噴吐著黑煙,造成周圍環境的嚴重污染必須治理。

峴山

(1).山名。在 湖北 襄陽縣 南。又名 峴首山 。東臨 漢水 ,為 襄陽 南面要塞。 西晉 羊祜 鎮 襄陽 時,常登此山,置酒吟詠。《晉書·羊祜傳》:“ 祜 樂山水,每風景,必造 峴山 ,置酒言詠,終日不倦。” 唐 孟浩然 《峴山送朱大去非游巴東》詩:“ 峴山 南郭外,送別每登臨。” 宋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上:“ 羊叔子 鎮 襄陽 ,嘗與從事 鄒湛 登 峴山 ,慨然有‘湮沒無聞’之嘆, 峴山 因是以傳。”

(2).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顯山 ,後避 唐中宗 ( 李顯 )諱,改名 峴山 。 宋 蘇軾 任 湖州 太守時,曾登此山,有詩云:“ 吳興 勝 襄陽 ,萬瓦浮青冥。我非 羊叔子 ,愧此 峴山亭 。”

(3).山名。在 浙江 東陽縣 南。原名 三丘山 。 晉 義熙 間 殷仲文 守 東陽 ,常登此山。後人比之 羊祜 ,因亦名 峴山 。

四顧

[look around] 向四面環視

阿Q忽而大叫起來,抬了頭倉皇的四顧。——《阿Q正傳》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難》

墮淚碑

晉 羊祜 都督 荊州 諸軍事,駐 襄陽 。死後,其部屬在 峴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廟,每年祭祀。見碑者莫不流淚。 杜預 因稱此碑為墮淚碑。見《北堂書鈔》卷一○二引《荊州圖記》、《晉書·羊祜傳》。 唐 李白 《襄陽曲》:“ 峴山 臨 漢江 ,水淥沙如雪,上有墮淚碑,青苔磨滅。” 宋 范仲淹 《寄題峴山羊公祠堂》詩:“於今墮淚碑,觀之益欽戴。” 清 錢謙益 《送林自名憲使歸閩》詩之一:“獨有 君山 石,猶存墮淚碑。”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