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武鄉慷慨誓師,忍苦守兼忍苦攻,數省建奇功,半壁東南資再造; 與文正後先作督,為同胞又為同位,三江頌遺愛,兩公勳業共千秋。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媲武鄉慷慨誓師,忍苦守兼忍苦攻,數省建奇功,半壁東南資再造;
下聯:與文正後先作督,為同胞又為同位,三江頌遺愛,兩公勳業共千秋。

對聯備註:

(清-宋聲平《挽曾國荃聯》)

參考注釋

慷慨

(1) [vehement;fervent]∶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generous;liberal]∶大方;不吝嗇

慷慨解囊

誓師

(1) [a rally to pledge resolution before going to war]∶出征前統帥向戰士宣布作戰意義,表示決心

(武王)躬擐甲冑,以伐無道而討不義,誓師 牧野,以踐天子之位。——《淮南子·要略》

(2) [take a mass pledge]∶泛指民眾集會莊嚴地表示決心

誓師大會

守兼

謂正職出缺,由他官暫時代理。《漢書·王莽傳中》:“縣宰缺者,數年守兼,一切貪殘日甚。” 顏師古 註:“不拜正官,權令人守兼。”

奇功

異常功勞、功勳。《漢書·陳湯傳》:“ 湯 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三國演義》第七十回:“ 黃忠 謂 嚴顏 曰:‘你可見諸人動靜么?他笑我二人年老,今可建奇功,以服眾心。’” zhu7德 《寄南征諸將》詩:“南征諸將建奇功,勝算全操在掌中。”

半壁

(1) [half of the wall (cliff)]

(2) 指朝東的半面山崖

半壁見海日。——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3) 半邊

我那岳伯父拼身捨命與金人撕殺,才保全得半壁江山。——《說岳全傳》

東南

[southeast]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再造

(1) [give sb.a new lease on life]∶再生。用作感激別人救助

再造之恩,不可妄屬。——《宋書·王僧達傳》

再造之恩,沒齒難忘

(2) [rebuild]∶重建;復興

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舊唐書·郭子儀傳》

國家再造,卿力也

正後

古代帝王嫡妻之稱。《史記·外戚世家》:“ 漢 興, 呂娥姁 ( 呂雉 )為 高祖 正後,男為太子。” 晉 程鹹 《王昌前母服議》:“昔 舜 不告而娶,婚禮蓋闕,傳記以二妃夫人稱之,明不足立正後也。”

同胞

[fellow country man;compatriot] 指同一國家或同一民族的人

台灣同胞

同位

(1).處於同等位次。猶同列。《國語·楚語下》:“烝享無度,民神同位。”《儀禮·聘禮》:“使者既受行,日朝同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奢 於是與 廉頗 藺相如 同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 子推 笑曰:‘天開公子, 子犯 以為功,吾不忍與同位。’遂逃焉。”

(2).指職位相同者。《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 孔穎達 疏:“同位,謂同為大夫,共在列位者。” 漢 蔡邕 《陳留太守胡公碑》:“同位畢至,赴弔雲集。”

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 漢 以後有多種解釋。《國語·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水經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漢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 天台 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作祀議一篇質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士母壽詩》:“三江化作長春酒,戱綵恆斟 愛日亭 。”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水 沱江 也。”

(3).指 廣東 境內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白山 頂。”

遺愛

(1).謂遺留仁愛於後世。《國語·晉語二》:“死必遺愛,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漢書·敘傳下》:“淑人君子,時同功異。沒世遺愛,民有餘思。” 唐 王維 《故右豹韜衛長史賜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門而鳧舃,皆為政以德,遺愛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廣濟》詩:“知君忠孝志,遺愛 楚 人間。”

(2).指留於後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後漢書·西南夷傳·邛都》:“天子以 張翕 有遺愛,乃拜其子 湍 為太守。” 晉 陶潛 《影答形》詩:“立善有遺愛,胡可不自竭。” 陳毅 《哭彭雪楓同志》詩:“壯哉身殉國,遺愛萬人懷。”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愛的人。《左傳·昭公二十年》:“及 子產 卒, 仲尼 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杜預 註:“ 子產 見愛,有古人之遺風。”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孔明 ﹞治國以體,民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新唐書·崔琳傳》:“﹝ 崔琳 ﹞ 天寶 二年卒,祕書監 潘肅 聞之,泫然曰:‘古遺愛也!’”

(4).愛未遍及;偏愛。《後漢書·宦者傳·張讓》:“ 扶風 人 孟佗 ,資產饒贍,與奴朋結,傾竭饋問,無所遺愛。奴鹹德之。”

(5).謂拋棄親愛之人。《宋書·氐胡傳·胡大且渠蒙遜》:“臣伏尋 頭元嘉 以來,實有忠誠於國,棄親遺愛,誠在可嘉。”

(6).指死者遺留下的所愛的人或物。《西湖佳話·六橋才跡》:“太后因不悅道:‘先帝遺愛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個釋放之意。”

勳業

功業。《三國志·魏志·傅嘏傳》:“子志大其量,而勳業難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頎 《贈別張兵曹》詩:“勳業河山重,丹青錫命優。”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勳業皆其末跡也。” 阿英 《戎行兼言藝文事》:“將軍只手定 蘇北 ,勳業爭傳 大江 南。”

千秋

(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歲月久遠

(3) [birthday]∶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