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現身芙蓉面上春風拂 尋聲覓苦楊柳枝頭甘露流

名勝蘭州11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隨處現身芙蓉面上春風拂
下聯:尋聲覓苦楊柳枝頭甘露流

對聯備註:

(蘭州:長齡題白塔寺)

參考注釋

隨處

[everywhere;anywhere] 到處;處處

只要有一粒種了,它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熱,隨處茁壯地生長起來了。——《松樹的風格》

現身

(1).謂神、佛、菩薩顯出種種身形。 唐 元稹 《大雲寺二十韻》:“現身千佛國,護世四王軍。”《西遊記》第二一回:“哥哥,他既奉法旨暗保師父,所以不能現身明顯,故此點化仙莊。”

(2).出現;露面。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 太炎 先生雖先前也以革命家現身,後來卻退居於寧靜的學者。” 巴金 《家》三十:“只有在正式慶祝的三天裡面,他們才不得不留在家裡,不得不時時在人前現身。”

(3).現世之身。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四章第五節:“佛教和其他宗教幻化出各式各樣的靈魂世界,主要是用來誘騙現身受苦受難的民眾。”

芙蓉面

喻美人容顏。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東風搖曳垂楊綫,遊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七:“誰道 蓬山 天外遠,曉起開簾,重見芙蓉面。”

春風

(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with smile]∶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尋聲

(1).隨聲;緊接別人的聲音。《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令發之日,下之應也,猶響尋聲耳。” 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上嘗問曰:‘此胡腹中何物,其大如是。’ 祿山 尋聲應曰:‘腹中更無他物,惟赤心爾。’”

(2).循著聲音;尋找發聲之處。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魯迅 《吶喊·阿Q正傳》:“ 阿Q 尋聲漸漸的尋到 趙太爺 的內院裡。”

楊柳

(1).樂府近代曲名。本為 漢 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至 唐 易名《楊柳枝》, 開元 時已入教坊曲。至 白居易 依舊曲作辭,翻為新聲。其《楊柳枝詞》之一云:“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當時詩人相繼唱和,均用此曲詠柳抒懷。七言四句,與《竹枝詞》相類。參閱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五、《樂府詩集》卷八一。

(2). 唐 白居易 有妓 樊素 ,善唱《楊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稱 樊素 。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駱馬兮放 楊柳枝 ,掩翠黛兮頓金羈;馬不能言兮長鳴而卻顧, 楊柳枝 再拜長跪而致辭。”參見“ 楊枝 ”。

甘露

[sweet dew] 甜美的雨露

曉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