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可煮淮可分江可浮六省兼資儲國計 天之時地之利人之食三才協濟道財源

名勝財神廟

對聯全文

上聯:海可煮淮可分江可浮六省兼資儲國計
下聯:天之時地之利人之食三才協濟道財源

對聯備註:

(陳宗周題江蘇揚州財神廟)

參考注釋

六省

指 唐 代的尚書、門下、中書、秘書、殿中、內侍六省。《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七年》:“三月,初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次尚書、門下、中書、祕書、殿中、內侍為六省。”

兼資

謂兼具兩種資質;具備文武全才。《漢書·朱雲傳》:“ 平陵 朱雲 ,兼資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試守御史大夫,以盡其能。” 晉 潘岳 《楊荊州誄》:“君以兼資,參戎作弼。” 明 屠隆 《綵毫記·永王設計》:“惟有翰林供奉 李白 ,天才豪邁,文武兼資。”

國計

(1).治國的方針大計。《三國志·魏志·華歆傳》:“君深慮國計,朕甚嘉之。” 宋 王禹偁 《先君後臣論》:“會 座 病, 衛君 親視之疾,且問國計。”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地方大吏,原以整頓地方,豈可圖便偷安,置國計於不問。”

(2).國家的經濟,國家的財富。《荀子·富國》:“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元史·世祖紀十》:“且言其國經 唆都 軍馬虜掠,國計已空。”《宦海》第一回:“總而言之,那一國之中,官吏的得人與否,關係著民生的強弱,國計的盛衰。”

三才

(1).天、地、人。《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漢 王符 《潛夫論·本訓》:“是故天本諸陽,地本諸陰,人本中和。三才異務,相待而成。”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當日三才始判,兩儀初分。”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世以 tian7皇 地皇 人皇 為三皇者,列三才開始之序,繼以 有巢 燧人 伏羲 神農 者,明人群進化之程,殆皆後人所命,非真號矣。”

(2).三位齊名之才人。(1)指 晉 之 潘滔 、 劉輿 、 裴邈 。《晉書·劉輿傳》:“時稱 越 府有三才: 潘滔 大才, 劉輿 長才, 裴邈 清才。”(2)指 北齊 之 溫子昇 、 邢子才 、 魏收 。《北史·魏收傳》:“﹝ 魏收 ﹞與 濟陰 溫子昇 、 河間 邢子才 齊譽,世號三才。”

(3).三種材料。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三:“輪人以轂、輻、牙為三才,弓人以膠、漆、絲為三才,然其所謂三才者亦眇矣。”

協濟

(1).同心協力,互相支持。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三:“更相調護,協濟於朝。”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端平襄州本末》:“且諸將不能協濟,反自相忌嫉。”

(2).友援;救濟;接濟。 明 徐渭 《賀兵侍江公擢戶書啟》:“轉餉 關 中 ,佇待 蕭何 之協濟。”《續資治通鑑·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協濟戶十八萬,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輸半賦。”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歐人之中國觀》:“而各省亦以款項協濟中央。”

(3).舊時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將所徵稅款協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 清 顧炎武 《郡縣論七》:“若盡一縣之入用之而猶不足,然後以他縣之賦益之,名為協濟。” 清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軍政府財政紀要》:“ 貴州 夙號貧國,然協濟實惠,亦祇承平時有之。”參見“ 協餉 ”、“ 協解 ”。

財源

[source of money revenue;financial resources] 創造財富的路徑和源泉

廣開財源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