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全文
上聯:誰曾見北宋名賢有隔岸千峰依然秋色
下聯:何處聞南熏法曲只繞城一水不斷江流
對聯備註:
(韶關九成台,在韶關城北。北宋名賢:指北宋曲江郡守余靖)
參考注釋
北宋
朝代名。 宋太祖 趙匡胤 於公元960年建 宋 王朝,到 欽宗 靖康 二年(公元1127年)止,皆建都 汴京 (今 河南 開封市 ),共歷九帝,統治一百六十七年,史稱 北宋 。
隔岸
指河的對岸。 宋 秦湛 《謁金門》詞:“隔岸數聲初過櫓,晚風生碧樹。” 明 馮夢龍 《掛枝兒·不湊巧》:“你看隔岸上的桃花也,教我怎生樣去採。”
依然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秋色
(1) [autumn]∶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2) [autumn scenery]∶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南熏
(1).亦作“ 南熏 ”。指《南風》歌。相傳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等句。參閱《禮記·樂記》疏引《尸子》、《史記·樂書》集解、《孔子家語·辯樂解》。 唐 王維 《大同殿賜宴樂敢書即事》詩:“陌上 堯 樽傾北斗,樓前 舜 樂動南薰。” 唐 陸龜蒙 《雜諷》詩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萬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紀》詩之三:“高張廣樂播南薰,寶幄樓船劍佩分。”
(2).借指從南面刮來的風。 唐 鄔載 《送蕭穎士赴東府得君字》詩:“和風媚東郊,時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節》詩:“北極猶前日,南薰亦舊風。”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東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並垂問 吉甫 子孫。途次,南薰徐來,上語侍臣曰:‘此即《詩》所謂“穆如清風”也。’”
(3). 唐 宮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開元 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 南薰殿 。”
(4).泛指宮觀樓殿。 宋 張先 《慶同天》詞:“海宇稱慶,復生元聖,風入 南薰 。拜恩遙闕,衣上曉色猶春,望 堯 雲。” 清 陳維崧 《賀新涼·作客東京寂寥誰侶西風落葉間詣旗亭》詞:“卻是 吳 中諸小部,隊隊檀槽羅帕,羣合樂 南薰 門下。”
(5).門名。《宋史·地理志一》:“﹝ 東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門:中曰 南薰 ,東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法曲
一種古代樂曲。 東晉 南北朝 稱作法樂。因其用於佛教法會而得名。原為含有外來音樂成分的西域各族音樂,後與 漢族 的清商樂結合,並逐漸成為 隋 朝的法曲。其樂器有鐃鈸、鍾、磬、幢簫、琵琶。至 唐 朝又攙雜道曲而發展至極盛階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 唐 白居易 《江南遇天寶樂叟》詩:“能彈琵琶和法曲,多在 華清 隨至尊。” 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好憑一枕遊仙夢,暗授千秋法曲音。” 吳梅 《讀吳梅村<秣陵春>樂府》詩:“法曲淒涼誰按拍,不堪流涕説興衰。”參見《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不斷
(1)
[continuous]∶保持或繼續,常以沒有停頓、沒有終止和不間斷的方式
促進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2)
[uninterrupted]∶沒幹擾或阻礙的
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3)
[continual]∶繼續但時有停頓的
他的不斷出現,引起了我們的警惕
(4)
[unceasing]∶不絕,接連不斷
夏天這裡洪水不斷
子孫滿堂,萬世不斷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對聯推薦
對聯:不必問泉冷何時舀一勺煮沸沏茶便算此行有幸
名勝,杭州,寺廟,靈隱寺對聯:煙開翠幌清風曉; 花壓闌乾春晝長。
名人名家,名勝,江蘇,8字對聯對聯:殉社會者則甚易殉工藝者則尤難一霎墜飛機青冢那堪埋偉士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戲劇本屬虛虛內尋實實非為實虛非為虛虛虛實實方寸地生殺予奪榮辱貴賤做來千秋事業莫道當局是假
復字,長聯,戲院對聯:街頭燈影逐花影 村中梅香伴酒香
元宵節,7字對聯對聯:如林鐵塔高聳雲天抒壯志
石油部門,11字對聯對聯:琴瑟在御 笙磐同聲
樂器廠,4字對聯對聯:願證法身成正覺 常於苦海救眾生
佛教,7字對聯對聯:秋樹旌旗影; 高祠鐵石心。
名人名家,6字對聯對聯:新事新籌移風易俗全家樂
婚聯,11字婚聯對聯:辰龍回宮欣報捷 巳蛇出洞喜迎新
春聯,蛇年,7字春聯對聯:佐先皇宏濟艱難,可憐抔土猶新,攀鬣竟隨龍馭去;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平地上靈崖過此關頭自有天梯登絕頂
名勝,蘇州對聯:放手擎明月 開心鬧元宵
元宵節,5字對聯對聯:豬血紅泥地 羊脂白玉天
春聯,豬年,5字春聯
詩詞推薦
- 秋水芙蓉聊盪槳,一樽同破愁城蘇庠《臨江仙》
- 手提銅壺汲漣漪,去年曾浸寒梅枝鄭剛中《讒桃花》
- 淡寂歸一性,虛閒遺萬慮
- 舒叟挈家走,幾遭鞭與笞戴表元《書嘆七首》
- 既稱好事愁花老,須與多情秉燭游邵雍《年老逢春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