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蠻江漢土酋嘯明中更李唐趙宋上下古今二千年禽獮草薙汔無寧時日月曾幾何弦歌詩書蓋四海承平久矣 澧水帶前太華屏後遠環龍寨天門蜿蜒磅礴數百里鱗錯虬蟠湊此堂宇乾坤茲一統將相文武與諸君深造期之

長聯書院

對聯全文

上聯:峒蠻江漢土酋嘯明中更李唐趙宋上下古今二千年禽獮草薙汔無寧時日月曾幾何弦歌詩書蓋四海承平久矣
下聯:澧水帶前太華屏後遠環龍寨天門蜿蜒磅礴數百里鱗錯虬蟠湊此堂宇乾坤茲一統將相文武與諸君深造期之

對聯備註:

(田金楠題湖南漁浦書院)

參考注釋

蠻江

指 四川 青衣江 。因自塞外流入 樂山 境與 岷江 會合,故稱。亦泛指南方少數民族聚居地帶的江水。 宋 蘇軾 《初發嘉州》詩:“ 錦水 細不見,蠻江清可憐。” 王十朋 注引 林子仁 曰:“蠻江, 陽山 與 青衣江 也。” 查慎行 註:“《太平寰宇記》: 青衣水 ,濯衣即青,故名。至 龍游縣 ,與 汶水 合,以其來自徼外,故曰蠻江。” 宋 陸游 《青玉案·與朱景參會北嶺》詞:“小槽紅酒,晚香丹荔,記取蠻江上。” 清 吳偉業 《送曹秋岳以少司農遷廣東左轄》詩:“山連鳥道天應盡,日落蠻江浪未平。”

漢土

(1). 漢 族地區。 唐 白居易 《縛戎人》詩:“沒蕃被囚思 漢 土,歸 漢 被劫為蕃虜。”

(2).指原屬 漢 族人的土地。 郭孝成 《湖南光復紀事》:“各職員僉謂此次軍士,光復 漢 土,我輩移薪水以作軍餉,以示區區酬報之意。”

明中

(1).明燭中天。極言首飾之閃爍光華。 漢 王粲 《七釋》:“戴明中之羽雀,雜華鑷之葳蕤。珥照夜之雙璫,煥焴爚以垂暉。”

(2).通曉星象曆法。中,指中星。 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乃命審曲之官,選明中之士,陳圭置臬,瞻星揆地,興復表門,草創華闕。”

李唐

指 唐 朝。 唐 皇室姓 李 ,故稱。 唐 周朴 《吊李群玉》詩:“ 羣玉 詩名冠 李唐 ,投詩換得校書郎。” 宋 周敦頤 《愛蓮說》:“ 晉 陶淵明 獨愛菊,自 李唐 來,世人甚愛牡丹。” 清 鄭燮 《道情》詩之八:“文章兩 漢 空陳跡,金粉 南朝 總廢塵, 李唐 趙宋 慌忙盡。”

趙宋

指 宋 朝。因皇室姓 趙 ,故稱。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 趙宋 諸帝,雅意文墨。” 清 鄭燮 《道情》詩之八:“金粉 南朝 總廢塵, 李唐 趙宋 慌忙盡。”

上下

(1) [high and low]∶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old and young]∶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up and down]∶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

(4)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about]∶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古今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mao88東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草薙

亦作“艸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殺戮。《資治通鑑·唐昭宗天復三年》:“不察臧否,不擇是非,欲草薙而禽獮之,能無亂乎!” 明 吳從先 《<史綱評要>序》:“ 秦 之酷烈, 晉 魏 之胥殘,後 五代 之禽蒐而艸薙, 宋 弱之履虎尾而虞咥,可無評乎?” 清 趙翼 《廿二史札記·金初父子兄弟同志》:“ 海陵 又手弒帝而奪其位,遂殺 太宗 子孫七十餘人, 宗翰 、 宗弼 子孫三十餘人, 舍音 子孫百餘人,諸內族又五十餘人,草薙株連,幾無噍類。” 林紓 《唐藩鎮論》:“ 安 史 遺孽而 李 郭 為宦官所劫持,不能草薙而禽獮之。”參見“ 草薙禽獮 ”。

無寧

(1) [rather]∶毋寧;寧可

無寧汝先吾而死。——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surely it doesn’t mean that…]∶難道

賓至如歸,無寧災患

時日

(1) [time]∶時間;日期

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稽廢時日。——《後漢書·列女傳》

(2) 又如:延誤時日

(3) [longer time]∶較長的時間

我和媽媽在這間小屋子裡度過了您逝世後最初的一段時日。——《一封終於發出的信》

幾何

(1) [how much;how many]∶多少(用於反問)

年幾何矣。——《戰國策·趙策》

羅敷年幾何。——《樂府詩集·陌上桑》

所殺幾何。——唐· 李朝威《柳毅傳》

相去能幾何。——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價值幾何。

(2) [geometry]∶幾何學簡稱

弦歌

[s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 用琴瑟等伴奏歌唱

詩書

(1)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指《詩經》和《尚書》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boks;literatures;works]∶泛指一般書籍、詩文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漫捲詩書喜欲狂。——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四海承平

承平:太平。指全國境內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太平無事。

澧水

長江中游支流,屬洞庭湖水系。源出桑植縣北,流經湖南省西北部。長388千米。可通航。

太華

山名。即西嶽 華山 ,在 陝西省 華陰縣 南,因其西有 少華山 ,故稱 太華 。《書·禹貢》:“ 西傾 、 朱圉 、 鳥鼠 ,至於 太華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六十里,曰 太華之山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

天門

(1) [gate of heavenly palace]∶神話傳說中天宮的門

(2) [gate of palace]∶帝王宮殿大門

(3) [middle of forehead]∶指人額頭的中間

(4) [heart]∶人的心(道士用語)

蜿蜒

(1) [wriggle]∶蛇類曲折爬行的樣子

橫過天花板蜿蜒著一條長的裂縫

(2) [meander;wind;zigzag;serpentine]∶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磅礴

(1) [boundless;majestic]∶廣大無邊的

烏蒙磅礴走泥丸。——mao88東《長征》

(2) [fill]∶充滿於…的

之人也,之德也,將磅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莊子》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鱗錯

魚鱗般重重排列。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慈慧寺》:“丹牆碧瓦,鱗錯繡出。”

虬蟠

亦作“虯蟠”。謂盤屈如虬龍。 唐 皎然 《詠史》:“鸞鎩樂迍邅,虯蟠甘窘束。” 清 黃鷟來 《贈陳省齋》詩之二:“高松聳深巖,敷根如虬蟠。”

堂宇

(1).殿堂的頂棚。亦指殿堂。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三》:“其殿四注兩夏,堂宇綺井,圖畫奇禽異獸之象。”《雲笈七籤》卷五:“每有神光靈氣,見於堂宇。” 明 李東陽 《重建成都府學記》:“且今之為政者,必有堂宇以為發號出令之地。”

(2).代指家庭。 漢 蔡邕 《交趾都尉胡府君夫人黃氏神誥》:“上有帝室龍光之休,下有堂宇斤斤之祚。” 南朝 宋 鮑照 《游思賦》:“捨堂宇之密親,坐江潭而為客。”

乾坤

(1) [heaven and earth]∶天地

扭轉乾坤

(2) [male and female]∶男女

一統

[unify a country]統一[國家]

將相

將帥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墨子·法儀》:“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雖至士之為將相者皆有法。”《史記·高祖本紀》:“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 漢王 為皇帝。” 唐 李涉 《與梧州劉中丞》詩:“三代 盧龍 將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

文武

(1).文德與武功;文治與武事。《詩·周頌·雝》:“宣哲維人,文武維後。” 鄭玄 箋:“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為之君故。”《呂氏春秋·不廣》:“文武盡勝,何敵之不服。”《史記·循吏列傳論》:“文武不備,良民懼然身修者,官未曾亂也。”

(2).特指武事、軍事。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臣僚之中,素有才識,可賜 孫 吳 之書,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詩·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萬邦為憲。” 朱熹 集傳:“非文無以附眾,非武無以威敵,能文能武,則萬邦以之為法矣。”《漢書·朱雲傳》:“ 平陵 朱雲 ,兼資文武。” 唐 韓愈 《舉馬摠自代狀》:“前件官文武兼資,寬猛得所。”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陛下生知之性,天縱文武。”

(4).文臣和武將,文武官員。《南史·宋紀上·武帝》:“謁 漢 長陵 ,大會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濟 《奉詔賦蜀主降唐》詩:“滿城文武欲朝天,不覺鄰師犯塞煙。”《水滸傳》第九三回:“眾文武見殺了四個大臣,都要來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嚇著了一朝文武。”

(5).猶言溫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異錄·藥》:“火須文武、緊慢得中。”參見“ 文武火 ”。

(6). 周文王 與 周武王 。《詩·大雅·江漢》:“ 文 武 受命, 召公 維翰。” 鄭玄 箋:“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禮記·中庸》:“ 仲尼 祖述 堯 舜 ,憲章 文 武 。” 宋 蘇軾 《石鼓》詩:“勳勞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遠猶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辭,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詩書,無與之並者矣。”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幼學》:“張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諸君

(1) [ladies and gentlemen] 各位

諸君!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又

諸君無意則已。

深造

[take a more advanced course of study or training] 進一步學習和鑽研,使達到精深的程度

送他到體育學院深造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