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以為寶,唯善以為寶,則財恆足矣; 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又從而招之。

名人名家財神廟14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無以為寶,唯善以為寶,則財恆足矣;
下聯: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又從而招之。

對聯備註:

(清-俞樾《財神廟聯》)

參考注釋

無以

猶無用,沒用。《論語·子張》:“ 叔孫武叔 毀 仲尼 。 子貢 曰:‘無以為也。 仲尼 不可毀也。’”《漢書·賈捐之傳》:“臣愚以為非冠帶之國,《禹貢》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無以為。” 顏師古 註:“為,猶用也。”

善以為寶

善:善良。把美德當作珍寶。《禮記·大學》:“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然後

[then;after that ] 用於順承複句的後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開頭,表示某一行動或情況發生後,接著發生或引起另一行動或情況,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應

然後皇上與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不厭

(1).不嫌;不加以排斥。《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2).不合。《文選·班彪<王命論>》:“取捨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3).不滿足;不飽。厭,通“ 饜 ”。《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4).不服。《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註:“厭,服也。”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 魘 ”。

從而

[thus] ——表示結果或進一步的行動。用於後一小句開頭,沿用前一小句的主語。用於書面

通過同志們的幫助,消除了隔閡,從而達到了新的團結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