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愛國,作無聊感遇文章,不期抗節驚人,入閣靳君簪白筆; 縱我銘幽,亦垂老傷心稿本,既已效忠無地,埋幽聽汝就青山。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惟其愛國,作無聊感遇文章,不期抗節驚人,入閣靳君簪白筆;
下聯:縱我銘幽,亦垂老傷心稿本,既已效忠無地,埋幽聽汝就青山。

對聯備註:

(清-林紓《挽高鳳歧聯》)

參考注釋

惟其

[because] 表示因果關係,和“正因為”近似

惟其他還幼小,所以要多幫助

愛國

[love one’s country;be patriotic] 熱愛自己的國家

愛國憂民有古風

無聊

(1) [bored]∶因精神空虛而煩悶

他一閒下來,就感到十分無聊

(2) [menial]∶言行等庸俗或沒有意義而使人生厭

(3) [poor]∶生活窮困,無所依賴

窮餓無聊。——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臥病無聊。——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感遇

(1) [grateful for good treatment]∶對他人的知遇表示感激

且先帝謬顧,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輕,遂感遇忘身。——《晉書·庾亮傳》

(2) [sigh forth one's sufferings]∶對自己命運的感慨

(3) [sigh with emotion]∶對所遇事物的感慨

文章

(1) [article;essay]∶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literary works;writings]∶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hidden meaning]∶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thing;program]∶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不期

(1)

[by chance;out of blue]

(2)

沒有約定

不期而遇

(3)

不料;想不到

哥哥的棍重,走將來,試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殺了。——《西遊記》

抗節

堅守節操。 漢 賈誼 《治安策》:“故此一 豫讓 也……已而抗節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唐 王烈 《酬崔峝》詩:“榮寵無心易,艱危抗節難。” 明 張煌言 《羅子木詩序》:“逋臣處士,率抗節其間。” 蘇曼殊 《嶺南幽光錄》:“﹝僧 祖心 ﹞每以淟涊苟全,不得死於家國,以見諸公地下為憾,而其弟 驎 、 騄 、 驪 以抗節……皆死。”

驚人

[surprising] 令人驚奇

他們的經濟情況以驚人的速度得到改善

入閣

明 代罷宰相之名,仿 宋 置殿閣大學士,以閣在宮內,謂之內閣。大學士入直 文淵閣 ,稱為入閣預機務。省稱“入閣”。 清 代因之,唯入閣辦事的,專屬大學士,而以尚書為協辦。 清 李漁 《玉搔頭·呼嵩》:“寡人即位以來,見他正色立朝,敢言直諫,真是個社稷之臣,目下就要取他入閣。”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內閣》:“ 成化 弘治 多由侍郎陞尚書,若先陞尚書,則無入閣之命。” 吳晗 《況鍾和周忱》:“ 明成祖 在打到 南京 ,作了皇帝以後,任命七個官員替他管理機密事務,叫作‘入閣’,後來叫作‘拜相’。”

簪白筆

古時史官、諫官入朝,或近臣侍從,插筆於帽,以便隨時記錄、書寫。後插白筆,為官員冠飾之一。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簪白筆》:“簪白筆,古珥筆之遺象也。腰帶劍、珥筆,示君子文武之備焉。”《宋史·輿服志四》:“立筆,古人臣簪筆之遺象。其制削竹為乾,裹以緋羅,以黃絲為毫,拓以銀縷葉,插於冠後。舊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筆、武官則否,今文武皆簪焉。”

垂老

[approaching old age] 年將至老

傷心

[grieve] 心裡非常痛苦

別為這事傷心

稿本

[original text;manuscript copy] 著作的底稿;繪畫臨摹的範本

既已

(1).已經。《莊子·逍遙遊》:“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晉 陸機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後塗隨年侵。”

(2).已經過去;已經完結。《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太后以為既已之事,不須復發。” 南朝 宋 顏延之 《北使洛》詩:“蓬心既已矣,飛薄殊亦然。” 宋 歐陽修 《時論·塞垣》:“近世 晉高祖 建 義並門 ,得戎王為援,既已,乃以 幽 、 薊 、 山後 諸郡為 邪律 之壽。”

(3).既然已經。 宋 蘇軾 《石鼓》詩:“六經既已委灰塵,此鼓亦當遭擊剖。”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既已厭惡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從新看得格外清楚起來。”

效忠

亦作“効忠”。竭盡忠誠。 漢 王逸 《九思·守志》:“伊我後兮不聰,焉陳誠兮効忠。”《新唐書·陸贄傳》:“接不以禮則其徇義輕,撫不以情則其效忠薄。” 唐弢 《小卒過河》:“為了效忠主子,他只能橫衝直撞,一往向前。”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淮南子·泰族訓》:“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範圍廣袤。《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張銑 註:“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雲!”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越無地。”《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於無地。”

青山

[green hill]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