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大暢如來度生胸懷 彌陀弘誓九界全收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佛教

對聯全文

上聯: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大暢如來度生胸懷
下聯:彌陀弘誓九界全收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對聯橫批:

求生安養

參考注釋

土法

[indigenous(或 local) method] 民間用的土辦法

如來

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舉。”《西遊記》第七回:“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 如來 召請。” 清 趙翼 《大石佛歌》:“是誰鑿破山骨裂,幻出如來身半截。”

胸懷

[breast;breadth of vision] 胸襟

隱中胸懷。——《聊齋誌異·促織》

彌陀

[Amitabha Buddha] 阿彌陀佛的略稱。佛教指西方極樂世界中最大的佛

弘誓

佛教語。謂普度眾生的大願。《無量壽經》卷上:“發斯弘誓,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南朝 宋 謝靈運 《淨土詠》:“願言四十八,弘誓拯羣生。” 隋煬帝 《寶台經藏願文》:“寳臺四藏,將十萬軸,因發弘誓,永事流通,仍書願文,悉連卷後。”

九界

(1).佛教語。謂“十法界”中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九界相對佛界而言,均為迷界。《法華玄義·二上》:“己身他身,微妙寂絶,皆非權非實,而能應於九界之權,一界之實。” 清 龔自珍 《最錄三千有門頌》:“佛具佛性,我知之;九界具佛性,我知之;九界具九界性,我知之;佛具九界性,獨未之聞。”

(2). 康有為 所謂產生世間諸苦的九種界別。即國界、級界、種界、形界、家界、業界、亂界、類界和苦界。見《大同書》甲部第六章。

念佛

[chant the name of Buddha;pray to Buddha] 信佛的人念“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

隔壁的毛奶奶吃齋念佛一輩

得度

(1).合乎法度。《戰國策·魏策二》:“臣聞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計。今王所以告臣者,疏於度而遠於計。”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君子動作有應,從容得度。”

(2).佛教語。謂得以渡過生死之海而進入涅槃境界。《無量壽經》卷下:“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3).指得到引度,披剃出家。 唐 劉長卿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蕭使君》詩:“宰臣思得度,鷗鳥戀為羣。” 唐 劉禹錫 《唐故衡岳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自是登壇蒞事三十有八載,由我得度者萬有餘人。”

(4).道教語。謂得道、成仙。《太平經》卷四十:“高才有天命者得度,其次或得壽。”

生死

(1) [life and death]∶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關的問題

(2) [fatal]∶預言命運

他認為什么時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