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三功臣,是帝恩祖德,疊見高厚; 二難兩太傅,合古往今來,無此勛名。

輓聯名人名家14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一門三功臣,是帝恩祖德,疊見高厚;
下聯:二難兩太傅,合古往今來,無此勛名。

對聯備註:

(清-蔣國琦《挽曾國荃聯》)

參考注釋

一門

(1).一道門戶。《左傳·定公十年》:“每出一門, 郈 人閉之。”《漢書·申屠嘉傳》:“ 錯 為內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

(2).一條門路;一個途徑。《商君書·說民》:“塞私通以窮其志,啟一門以致其欲。” 唐 韓愈 《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丈夫在富貴,豈必守一門。”《朱子語類》卷三九:“只有此一門,舍此則無從可仕,所以 顏 、 閔 寧不仕耳。”

(3).一族;一家。《韓非子·八經》:“下不一門,大臣不擁。”《漢書·李尋傳》:“將軍一門九侯,二十朱輪。” 唐 杜甫 《送鮮于萬州遷巴州》詩:“ 京兆 先時傑,琳瑯照一門。”《水滸傳》第五十回:“﹝ 李逵 ﹞把 扈太公 一門老幼,盡數殺了,不留一個。” 清 鄭燮 《與江賓谷江禹九書》:“ 曹 氏父子, 蕭 家骨肉,一門之內,大小殊軌。”

(4).一個來源。《淮南子·原道訓》:“萬物之總,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

(5).猶言一類。 晉 張華 《遊獵篇》:“榮辱渾一門,安知惡與美。” 清 劉毓崧 《古謠諺序》:“ 臧 氏 懋循 之《詩所》、 郭 氏 子章 之《六語》,則謡諺並收,然皆以謡諺各列一門,而非以謡諺特編一集。”

(6).一種風格;一個派別。《南齊書·劉繪傳》:“ 繪 為後進領袖,機悟多能。時 張融 、 周顒 竝有言工, 融 音旨緩韻, 顒 辭致綺捷, 繪 之言吐,又頓挫有風氣。時人為之語曰:‘ 劉繪 貼宅,別開一門。’”《西遊記》第二回:“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傍門,傍門皆有正果。不知你學那一門哩?”

(7).一件,一樁。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一門親事,十分指望著九。”《紅樓夢》第一二○回:“叫他配一門正經親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東西。” 老舍 《正紅旗下》三:“ 福海 二哥大概是從這裡得到了啟發,決定自己也去學一門手藝。”

(8).方言。一直;一個勁兒。 梁斌 《紅旗譜》十三:“ 二貴 離不得哥哥,他們自小兒在一塊長大,這一去,說不定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只是一門裡哭。”

功臣

[one who has rendered outstanding service] 舊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現指對國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治淮功臣

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祖德

(1).祖宗的功德。《管子·四稱》:“循其祖德,辯其順逆,推育賢人,讒慝不作。” 唐 丘丹 《奉使過石門瀑布》詩序:“小子 大曆 中奉使,竊有繼作,雖不足克紹祖德,追蹤昔賢,蓋造奇懷感之志也。” 宋 范仲淹 《贈樊秀才》詩:“始知祖德長,光輝傳佩刀。”《紅樓夢》第一一八回:“我勸你從此把心收一收,好好的用用功,但能博得一第,便是從此而止,也不枉天恩祖德了。” 蔡東藩 《清史通俗演義》第九七回:“惟我皇 漢 遺裔,奕葉久昌,祖德宗功,光被四海。”

(2).祖師的功德。《法音》1981年第2期:“ 中 日 兩國佛教徒之間的法情友誼,源遠流長。緬懷祖德,策勵來茲。我們今天更應該為鞏固我們先人架起的友誼之橋而努力工作。”

疊見

接連出現。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六:“國家空弱,民間膏血枯臘,災異疊見,川原堙塞。”《清史稿·穆宗紀二》:“﹝ 同治 九年十月﹞丙辰,以水旱疊見,詔修省。”

高厚

(1).高度和厚度。《左傳·定公五年》:“城不知高厚,小大何知?” 北齊 邢邵 《為文襄帝讓尚書令表》:“助日月之光華,增天地之高厚。”

(2).指皇天后土。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北郊議論》:“夫祀者,自有以感於無,自實以通於虛,必以類應類,以氣合氣,然後可以得而親,可以冀其格。今祭地於圜丘,以氣則非所合,以類則非所應,而求高厚之來享,不亦難乎!”

(3).謂恩德深厚。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內外官吏皆忘其身家以相為謀,則君臣上下之交,何事不成? 漢 臣 董仲舒 曰‘被潤澤而大豐美’者,此也,朝廷不愈高厚,宇宙不愈清明哉!” 魯迅 《書信集·致楊霽雲》:“《集外集》止抽去十篇,誠為‘天恩高厚’。”

(4).高尚厚道。 宋 曾鞏 《代皇子延安郡王謝表》:“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心潛高厚,智極精微。推廣愛之仁,以隆於父子;盡大公之義,以篤於君臣。” 明 程羽文 《鴛鴦牒》:“ 班婕妤 左九嬪,高厚渾樸,永巷索居。”

(5).《左傳·襄公十六年》:“ 齊 高厚 之詩不類。”後因以“高厚”指詩作不佳。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 何僧智 者,嘗於 任昉 坐賦詩,而言其詩不類。 任 云:‘卿詩可謂高厚。’ 何 大怒曰:‘遂以我為狗號!’”

二難

(1).兩件難事。《左傳·襄公十年》:“ 子產 曰:‘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 唐太宗 《執契靜三邊》詩:“衣宵寢二難,食旰餐三懼。”

(2).謂兄弟皆佳,難分高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陳羣 與 陳忠 ﹞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 太丘 。 太丘 曰:‘ 元方 難為兄, 季方 難為弟。’” 唐 包何 《和苗員外寓直中書》詩:“朝列稱多士,君家有二難。”《水滸傳》第四九回:“手執蓮花鐵钂,腰懸蒲葉尖刀,豹皮裙子虎筋絛, 解氏 二難年少。” 明 謝讜 《四喜記·紫禁明揚》:“戰捷南宮羨二難,明朝挾藝上金鸞。”參見“ 難兄難弟 ”。

(3).指賢主嘉賓。因二者難以並得,故稱。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盼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 明 王世貞 《鳴鳳記·花樓春宴》:“四美二難真際會,九棘三槐盡我儔。”

太傅

[a power offical] 官名。三公之一,職很高

遣太傅齎黃金。——《戰國策·齊策四》

古往今來

(1) [through the ages;of all ages] 古代逝去,今世到來,也含有將來之意

自然這塊玉到底有些來歷。況且你女婿養下來就嘴裡含著的。古往今來,你們聽見過這么第二個么?——《紅樓夢》

他們為振興中華的獻身精神,使我想到:古往今來,凡是真正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是不會被人們遺忘

(2) 亦作“今往古來”

勛名

功名。《後漢書·張奐傳》:“﹝ 張奐 ﹞及為將帥,果有勛名。” 宋 蘇舜欽 《春日感懷》詩:“望國勛名晚,傷時歲月飛。” 清 吳偉業 《東萊行》:“ 左氏 勛名照汗青,過江忠孝數中丞。” 劍農 《武昌革命始末記》:“成則共圖勛名,敗則生靈塗炭。”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