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醫卻老,執法忘劬,看塵牘丹爐,晷影苦無清暇候; 優許養疴,殊榮晉秩,緬匡廬庾嶺,星文竟墮碧雲間。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知醫卻老,執法忘劬,看塵牘丹爐,晷影苦無清暇候;
下聯:優許養疴,殊榮晉秩,緬匡廬庾嶺,星文竟墮碧雲間。

對聯備註:

(清-陳繼昌《挽郭文匯聯》)

參考注釋

卻老

亦作“卻老”。1.謂避免衰老。《史記·孝武本紀》:“是時而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 漢 桓譚 《新論·形神》:“言 老子 用恬惔養性,致壽數百歲。今行其道,寧能延年卻老乎?” 唐 包佶 《近獲風痺之疾題寄所懷》詩:“無醫能卻老,有變是遊魂。” 宋 范成大 《紫荷車》詩:“根有卻老藥,鱗皺友松苓。”

(2).枸杞的別名。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象柴,一名純盧是也,或雲仙人杖,或雲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卻老,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枸杞》。

執法

(1) [enforce the law]∶執掌法律;行使法律權力

執法不嚴使壞人有隙可乘

(2) [apparitor]∶執行法令的官吏

丹爐

煉丹的爐灶。 唐 王績 《游北山賦》:“拭丹爐而調石髓,裛翠釜而出金精。” 宋 陸游 《寄邛州宋道人》詩:“西望 臨邛 一慨然,青松偃盡丹爐冷。”《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此間須是丹爐,怕有觸犯,悔之無及。”

晷影

見“ 晷景 ”。

清暇

清靜安閒。亦指清閒之時。 元 喬吉 《兩世姻緣》第一折:“解元,趁此清暇,好歹多飲幾杯咱。”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四海昇平,翠幄雍容探六籍;萬幾清暇,瑤編披覽惜三餘。” 清 姚鼐 《偕一青仲郛應宿登城北小山至夜作》詩:“情集交悲歡,生得幾清暇。”

優許

允可而優待之。《後漢書·劉愷傳》:“視事五歲, 永寧 元年,稱病上書致仕,有詔優許焉,加賜錢三十萬,以千石祿歸養。”

養疴

亦作“ 養痾 ”。養病。《後漢書·文苑傳下·高彪》:“公今養痾傲士,故其宜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田南樹園激流植援》詩:“不同非一事,養痾亦園中。”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兩術士兩弁退讓》:“ 顏總戎 養痾 廣州 。” 續範亭 《鶉鴿與饞貓》:“一九四二年余養疴 延園 ,五月八日 賀龍 將軍與七位同志來訪。”

殊榮

[unusual glory] 特殊榮譽

被以殊榮

晉秩

進升官職或等級。《清史稿·太宗紀二》:“癸丑,論克 錦州 、 松山 、 杏山 、 塔山 諸將功,晉秩有差。”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公( 趙仁圃 )以 長垣 令有政聲,受知 世宗 ,晉秩卿貳。”

匡廬

指 江西 的 廬山 。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廬於此,故稱。《後漢書·郡國志四·廬江郡》“ 尋陽 南有 九江 ,東合為 大江 ”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 《廬山記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記》:“ 匡廬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吳國倫 《鄱陽湖》詩:“欲向 匡廬 臥白雲, 宮亭 水色晝氤氳。” 魯迅 《熱風·估<學衡>》:“ 匡廬 峨眉 ,山也,則曰紀游,采硫訪碑,務也,則曰日記。” 林伯渠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 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參見“ 匡俗 ”。

庾嶺

山名。即 大庾嶺 。為五嶺之一。在 江西省 大庾縣 南。 嶺 上多植梅樹,故又名 梅嶺 。 唐 鄭谷 《鹹通十四年府試木向榮》詩:“ 庾嶺 梅花覺, 隋堤 柳暗驚。” 宋 王鞏 《聞見近錄》:“ 庾嶺 險絶聞天下……紅白梅夾道,行者忘勞。”《紅樓夢》第五十回:“《賦得紅梅花》詩:‘魂飛 庾嶺 春難辨,霞隔 羅浮 夢未通。’” 郁達夫 《送友人之廣東》詩:“海天若有行人便, 庾嶺 梅花寄一枝。”

星文

(1).星象。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及星文風氣,率不勞為之。” 唐 沉彬 《入塞》詩之二:“苦戰沙門臥箭痕,戍樓閒上望星文。”

(2).指星神。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 苕生 答之……客路偶然攜眷屬,遊蹤未必感星文。”

(3).借指劍。 唐 劉長川 《寶劍篇》:“匣里星文動,環邊月影殘。”

(4).指佩劍的人。 唐 劉禹錫 《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詩:“星文辭北極,旗影度 東遼 。”

(5).星光。 明 孫默 《舟泊富春》詩:“垂釣今何在,星文照旅魂。”

雲間

[another name of Song Jiang House] 松江府的別稱。現在上海松江縣一帶。因西晉文學家陸雲(字士龍,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華亭)對客自稱“雲間陸士龍”而得名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