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邵平瓜栽陶令菊補處士梅花不管他紫奼紅嫣但求四季常新野老得許多閒趣 放孤山鶴觀濠上魚狎沙邊鷗鳥值此際星移物換推願數椽足托晚年養未盡餘光

名勝揚州

對聯全文

上聯:種邵平瓜栽陶令菊補處士梅花不管他紫奼紅嫣但求四季常新野老得許多閒趣
下聯:放孤山鶴觀濠上魚狎沙邊鷗鳥值此際星移物換推願數椽足托晚年養未盡餘光

對聯備註:

(揚州:何栻題何園蝴蝶廳;何栻題揚州壺園)

參考注釋

邵平瓜

即 東陵 瓜。 邵平 , 秦 故 東陵侯 , 秦 亡後,為布衣,種瓜 長安 城東 青門 外,瓜味甜美,時人謂之“東陵瓜”。見《三輔黃圖》卷一。後世因以“邵平瓜”美稱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楊炯 《送李庶子致仕還洛》詩:“亭逢 李廣騎 ,門接 邵平 瓜。” 宋 陸游 《貧病戲書》詩之三:“盡日溪邊艇子斜,治生不種 邵平 瓜。” 明 劉基 《絕句漫興》之二:“寒暑又隨風日轉, 東陵 誰種 邵平 瓜。” 林學衡 《白下晤梓琴喜贈兼示覺生瑞星》詩:“新進爭陳 婁敬 策,故侯漫種 邵平 瓜。”亦省稱“ 邵瓜 ”。 清 黃立世 《粉蝶兒·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賞心安棗 邵 瓜。”

陶令菊

即菊花。因 陶淵明 愛菊,故稱。 唐 皇甫冉 《和中丞奉使承恩還終南舊居》:“ 謝公 山不改, 陶令 菊猶存。苔蘚侵垂釣,松篁長閒門。”

補處

(1).佛教語。前佛既滅後,菩薩成佛而補其位之稱。亦指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薩。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 子長 、 子云 ,自敘元系,則雲補處,仰嗣 釋迦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受灌頂職位,為法王孫,居 兜率施天 ,是生補處。” 清 龔自珍 《助刊圓覺經略疏願文》:“命終之後,三人相見於蓮邦,乃至一生補處。”後用以借指補官。 宋 陸游 《夜讀岑嘉州詩集》詩:“晚途有奇事,隨牒得補處。”

(2).指曾經到過的地方。 宋 陸游 《高齋小飲戲作》詩:“ 白帝 、 夜郎 俱不惡,兩公補處得憑欄。” 錢仲聯 校註:“兩公謂 杜甫 曾客 夔州 , 李白 曾流 夜郎 也。”

梅花

(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樹的花

(2) [wintersweet] 〈方〉∶臘梅

(3) [mei flower]∶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齋誌異·促織》

管他

猶言不管或任憑怎么樣。《西遊記》第十六回:“只是藉此罩,護住了 唐僧 無傷,其餘管他,盡他燒去。” 艾蕪 《山野》第一部三:“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管他做什麼。”亦作“ 管他的 ”。 杜鵬程 《鐵路工地上的深夜》:“管他的,只要讓那成天像馬達旋轉似的頭腦休息一陣,便是世上最當緊的事。”

四季

[the four seasons of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

四季如春

野老

[farmer;ordinary people in the country] 村野的老百姓,農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傳》

許多

[many;much;a great deal of;a lot of;numerous] 很多數量的人或物

他那個班四十五個人,許多是女生

他的藏書那時全被抄走,現在找到了許多

閒趣

亦作“閒趣”。閒適的情趣。 南朝 陳 沉炯 《幽庭賦》:“矧幽庭之閒趣,具春物之芳華。”

孤山鶴

宋 林逋 隱居 杭州 西湖 孤山 ,不娶無子,所居植梅畜鶴。事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人事二》、《宋史·隱逸傳上·林逋》、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孤山三堤勝跡》。後遂以“孤山鶴”為吟詠隱逸之典。 丁以布 《題西泠扶醉照片寄亞子用吹萬韻》:“獨醒我是 孤山 鶴,來伴花間醉八仙。”

濠上

(1). 濠水 之上。《莊子·秋水》記 莊子 與 惠子 游於 濠 梁之上,見鯈魚出遊從容,因辯論魚知樂否。後多用“濠上”比喻別有會心、自得其樂之地。 唐 賈島 《寄令狐綯相公》詩:“不無 濠 上思,唯食圃中蔬。” 宋 蘇軾 《十二琴銘·秋風》:“悲莫悲於 湘 濱,樂莫樂於 濠 上。”

(2).指代 莊子 。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見 柱下 之經二,覩 濠 上之篇七。”

此際

此時,這時候。 宋 秦觀 《滿庭芳》詞:“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清 李漁 《奈何天·密籌》:“生平絶少皺眉時,此際偏教愁絶。” 清 陳天華 《猛回頭》:“我們到了那個時節,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還有什麼好處呢!咱家想到此際,把做官的念頭丟了,只想把我們的同種救出苦海。”

星移物換

星位移動,景物改換。謂時序變遷。 元 柯丹邱 《荊釵記·慶誕》:“兔走鳥飛,星移物換。” 明 吳承恩 《賀杜鳳山遷新第障詞》:“星移物換,一片露昏波渺。”《人民文學》1977年第9期:“寒暑易,滄桑變,轉乾坤笑指星移物換。”

晚年

[old age;one's evening (later,remaining) years] 老年人一生中最後階段

餘光

(1).充足光輝。《列子·周穆王》:“東極之北隅有國曰 阜落之國 ,其土氣常燠,日月餘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三國志·蜀志·秦宓傳》:“誠知晝不操燭,日有餘光,但愚情區區,貪陳所見。”

(2).謂多餘之光。《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臣聞貧人女與富人女會績,貧人女曰:‘我無以買燭,而子之燭光幸有餘,子可分我餘光,無損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 秦 而當路矣。 茂 之妻子在焉,願君以餘光振之。”後遂用為美稱他人給予恩惠福澤。《北齊書·魏收傳》:“會 司馬子如 奉使霸朝, 收 假其餘光。” 宋 曾鞏 《賀轉運狀》:“ 鞏 備官於此,託庇雲初。將承望於餘光,但欣愉於懦思。” 清 顧炎武 《答李子德書》:“更希餘光下被,俾莫年迂叟得自遂於天空海闊之間,尤為知己之愛也。”

(3).指落日的光芒。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八:“灼灼西頽日,餘光照我衣。” 唐 杜甫 《柴門》詩:“長影沒窈窕,餘光散谽谺。”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二:“餘光闇將夕,零露沾我衣。”

(4).喻指美德、威勢所顯現或留下的影響。 宋 歐陽修 《相州晝錦堂記》:“自公少時,已擢高科,登顯仕,海內之士,聞下風而望餘光者,蓋亦有年矣。” 明 李東陽 《江都縣學科貢題名記》:“後進之士仰遺風,慕餘光,志感行勵,必有勃然於此者。”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續記》:“近兩年來,大開了印賣遺著的風氣,雖是期刊,也常有死人和活人合作的,但這已不是先前的所謂‘骸骨的迷戀’,倒是活人在依靠死人的餘光,想用‘死 諸葛 嚇走生 仲達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