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節起三湘,時雨飛來,半壁河山重洗滌; 犀軍分一隊,大星歸去,滿天風月助淒涼。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龍節起三湘,時雨飛來,半壁河山重洗滌;
下聯:犀軍分一隊,大星歸去,滿天風月助淒涼。

對聯備註:

(清-《挽曾國藩聯》)

參考注釋

龍節

(1).龍形符節。《周禮·地官·掌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 鄭玄 註:“澤多龍,以金為節,鑄象焉。”

(2).泛指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節。 唐 王維 《平戎辭》:“卷旆生風喜氣新,早持龍節靜邊塵。” 宋 蘇軾 《表忠硯碑》:“金券玉冊,虎符龍節。” 明 宋濂 《浙東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記》:“倬彼 李公 ,實涖東 浙 。虎符煌煌,侑以龍節。導宣皇靈,德柔威刷。” 清 朱彝尊 《送少詹王先生代祀南海》詩:“先生儲端乍遷秩,誕持龍節臨百蠻。”

(3).竹節。亦借指竹。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三引 吳維鶚 《題盆中飛白竹》詩:“細細分龍節,輕輕洗玉肌,生來鳳尾貴,不怕雀頭痴。”

三湘

(1). 湖南 湘鄉 、 湘潭 、 湘陰 (或 湘源 ),合稱 三湘 。見《太平寰宇記·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詩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區。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詩:“昔放 三湘 去,今還萬死餘。” 清 吳偉業 《送聖符弟之任蘄水丞》詩之四:“廿載流移復, 三湘 轉運長。”

(2).指 沅湘 、 瀟湘 、 資湘 。 晉 陶潛 《贈長沙公族祖》詩:“遙遙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註:“ 湘水 發源會 瀟水 ,謂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會 資江 謂之 資湘 ;又北與 沅水 會於湖中,謂之 沅湘 。” 明 徐楨卿 《送盛斯徵赴長沙》詩:“蠻中瘴遠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陳毅 《嶽麓山頂眺望》詩:“ 嶽麓山 頭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風神。”

時雨

應時的雨水。《書·洪範》:“曰肅,時雨若。” 晉 陶潛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神萍寫時雨,晨色奏景風。” 王統照 《春雨之夜》:“我正在院子裡徘徊著,看竹籬里萱花的綠長葉子,紅黃花蕊,著了昨夜一場時雨,非常嬌美。”

半壁河山

同“ 半壁江山 ”。 清 鈕琇 《觚賸·虎林軍營唱和》:“ 吳 《懷古》四首《詠岳忠武》云:‘將軍野戰最知名,半壁河山一力撐。’” 陳毅 《三十五歲生日奇懷》詩:“半壁河山沉血海,幾多知友化沙蟲。”

洗滌

[wash;cleanse] 沖盪;清洗。又作除去罪過、積習、恥辱

洗滌衣物

軍分

配給每一軍人的衣食用品。 宋 蘇軾 《再上皇帝書》:“併省諸軍,迫逐老病,至使戍兵之妻,與士卒雜處其間,貶殺軍分,有同降配。”

大星

(1).星宿中大而亮者。《史記·天官書》:“心為明堂,大星天王,前後星子屬。” 司馬貞 索隱引《鴻範五行傳》“心之大星,天王也。前星大子;後星庶子。” 唐 韓愈 《東方半明》詩:“東方半明大星沒,獨有太白配殘月。”

(2).喻傑出的人物。 明 何景明 《挽謝中丞》詩:“誰看大星落,天柱使人哀。” 趙朴初 《周總理輓詩》:“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指啟明星。 明 高啟 《暫宿行營舟中》詩:“角聲未起大星低,夜靜寒營獨馬嘶。”

歸去

[go back]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天風

風。風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吹旛旂。”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淒涼

(1) [lonely and desolate]∶孤寂冷落

夜景淒涼

(2) [sad and cold]∶悲涼

字字淒涼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