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卷蝦須皓月團團懸紫騎 窗橫龜背香風冉冉透黃紗

集句水滸全傳11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簾卷蝦須皓月團團懸紫騎
下聯:窗橫龜背香風冉冉透黃紗

參考注釋

蝦須

見“ 蝦鬚 ”。

亦作“ 蝦須 ”。1.蝦的觸鬚。《洞冥記》:“ 馬丹 嘗折蝦鬚為杖,後棄杖而飛,鬚化為丹,亦在海傍。” 南朝 宋 顏延之 《又釋何衡陽書》:“聖慮難原,神應不測, 中散 所云,中人自竭,莫得其端,豈其淺斥,所可深抽。徒以 魏文 大布,見刊異世; 滕脩 蝦鬚,取愧當時。故於度外之事,怯以意裁耳。”

(2). 隋 代兵器的一種。《隋書·禮儀志七》:“牀桄陛插鋼錐,皆長五寸,謂之蝦鬚。皆施機關,張則錐皆外向。其牀上施旋機弩,以繩連弩機,人從外來,觸繩則弩機旋轉,向觸所而發。”

(3).帘子的別稱。 唐 陸暢 《簾》詩:“勞將素手捲蝦鬚,瓊室流光更綴珠。” 元 薩都剌 《呈許榮達》詩:“呵筆題詩逸興舒,翠簾寒重捲蝦鬚。” 清 陳維崧 《東風齊著力·花朝》詞:“蝦鬚半軸,蛾緑不曾描。”

(4).茶名。 宋 楊伯嵒 《臆乘·茶名》:“茶之所產,‘六經’載之詳矣,獨異美之名未備……若蟾背、蝦須、鵲舌、蠏眼、瑟瑟塵、霏霏靄及鼓浪、湧泉、琉璃眼、碧玉池,又皆茶事中天然偶字也。”一本作“ 蝦鬚 ”。

月團

(1).團茶的一種。 唐 盧仝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閲月團三百片。” 宋 秦觀 《秋日》詩之二:“月團新碾瀹花甆,飲罷呼兒課《楚詞》。” 宋 無名氏 《李師師外傳》:“月團、鳳團、蒙頂等茶百斤。” 清 孫枝蔚 《雪中憶吳賓賢》詩:“平生不識 孟諫議 ,何人為寄月團茶。”

(2).墨名。 宋 陶穀 《清異錄·文用》:“ 徐鉉 兄弟工翰染,崇飾書具,嘗出一月團墨曰:‘此價值三萬。’”

龜背

(1).龜的背部。亦形容物體中部隆起之狀。 漢 楊修 《孔雀賦》:“首戴冠以飭貌,爰龜背而鸞頸。” 宋 蘇軾 《萬山》詩:“回頭望西北,隱隱龜背起。”《元史·祭祀志三·宗廟上》:“祏室,每室紅錦厚褥一,紫錦薄褥一,黃羅復帳一,龜背紅簾一,緣以黃羅帶飾。”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忠義﹞室三間,黃琉璃瓦,緑琉璃龜背腰牆。”

(2).一種形似龜背的六角形裝飾花紋。

(3).佝僂病。因患者背脊隆起,故名。也叫駝背。《孔叢子·嘉言》:“吾觀 孔仲尼 有聖人之表,河目而隆顙, 黃帝 之形貌也;脩肱而龜背,長九尺有六寸, 成湯 之容體也。”《醫宗金鑒·雜證·龜背》:“龜背坐早被風吹,傴僂背高狀如龜。” 郭沫若 《高漸離》第二幕:“ 李斯 說他的樣子太怪,龜背,缺牙巴,耳朵又聾,一看就有些怪氣,並沒有什麼仙氣。”

(4).菜餚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會仙酒樓》:“若別要下酒,即使人外買軟羊、龜背、大小骨、諸色包子、玉板鮓、生削巴子、瓜薑之類。”

(5).家具名。指一種架在壁上安放食物的橫板。 清 施鴻保 《閩雜記》:“俗於壁上加橫板,安置食物,吾鄉稱為龜背, 建 邵 等處亦同。”

香風

(1).帶有香氣的風。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香風浄土之聲,寶樹鏗鏘之響,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楊師道 《賦終南山用風字韻應詔》:“登臨日將晚,蘭桂起香風。”《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錢青 貼里貼外,都換了時新華麗衣服,行動香風拂拂,比前更覺標緻。” 劉半農 《餓》詩:“同時擔子上的小火爐,煎著醬油,把香風一陣陣送來,叫他分外的餓。”

(2).比喻奢靡淫逸的風氣。如: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士,衝破十里洋場的香風迷霧,保持了艱苦樸素光榮傳統

冉冉

(1) [gradually]∶漸進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古樂府《陌上桑》

(2) [slowly] ∶ 慢慢

冉冉上升

(3) [tenderly and droopingly]∶柔軟下垂的樣子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