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笛好同聽羨諸君判牘餘閒清興南廔追庾亮 塵纓聊一濯擬明月刺船徑去遙情滄海契成連

名勝蘇州

對聯全文

上聯:漁笛好同聽羨諸君判牘餘閒清興南廔追庾亮
下聯:塵纓聊一濯擬明月刺船徑去遙情滄海契成連

對聯備註:

(蘇州虎丘:郭伯蔭題明道堂。南廔:攢聚眾)

參考注釋

漁笛

漁人的笛聲。 唐 杜牧 《登九峰樓》詩:“牛歌漁笛山月上,鷺渚鶖梁溪日斜。” 宋 柳永 《六么令》詞:“波聲漁笛,驚回好夢,夢裡欲歸歸不得。” 清 江昱 《舊縣》詩:“瑟瑟微風發,沙頭漁笛聲。”

諸君

(1) [ladies and gentlemen] 各位

諸君!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又

諸君無意則已。

判牘

批閱公文。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一·鹹豐季年三奸伏誅》:“是時 周文勤公 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而 肅順 亦為戶部尚書,同坐堂皇判牘。”

閒清

(1).幽靜;清靜。 漢 張衡 《溫泉賦》:“蔭高山之北埏,處幽屏以閒清。” 南朝 齊 王融 《淨行頌·出家順善篇頌》:“道塲曠謐,禪逕閒清。”

(2).清閒無事。《天雨花》第十三回:“夫人一日忙碌碌,晚來諸事稍閒清。”

塵纓

比喻塵俗之事。《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 李周翰 註:“塵纓,世事也。” 唐 白居易 《長樂亭留別》詩:“塵纓世網重重縛,迴顧方知出得難。” 明 朱鼎 《玉鏡台記·宴會》:“罔極深恩報未能,孝思鄭重利名輕,何心顧戀塵纓。”

明月

(1) [bright moon]∶明亮月亮

明月幾時有

(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刺船

(1).撐船。《莊子·漁父》:“乃刺船而去,延緣葦間。”《史記·陳丞相世家》:“ 平 恐,乃解衣躶而佐刺船。”一本作“ 刺舩 ”。 金 朱瀾 《宮瀾》詩:“採蓮宮女分花了,笑把蘭篙學刺船。”

(2).傳說 春秋 時, 成連 教 伯牙 學琴三年, 伯牙 情志仍未能專一,於是用船把 伯牙 送到荒僻無人的島上,讓他從自然界的音響中悟得琴理。事見《樂府古題要解》。後因以“刺船”為使人移情之典。《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小弟得會先生,也如 成連先生 刺船海上,令我移情。”

遙情

高遠情思。 晉 陶潛 《游斜川》詩:“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 元 袁裒 《求志賦》:“寄遙情於沖漠兮,將弭節乎藝圃。” 明 劉基 《吊岳將軍賦》:“寄遙情於悲歌兮,識忘親之不臧。”

滄海

[deep blue sea;the sea] 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成連

春秋 時著名琴師。傳說 伯牙 曾學琴於 成連 ,三年未能精通。 成連 因與 伯牙 同往東海中 蓬萊山 ,使聞海水激盪、林鳥悲鳴之聲, 伯牙 嘆曰:“先生將移我情。”從而得到啟發,技藝大進,終於成為天下妙手。見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水仙操》。 元 耶律楚材 《鼓琴》詩:“清興騰八表, 成連 何必尋。” 清 張梁 《彈琴》詩:“ 鍾期 既已亡, 成連 誰能尋?” 林景行 《獨歸》詩:“正愁風雨崩騰夕,難訪 成連 到海濱。”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