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差賣缺賣厘金端人不若是也 買書買畫買古董方子何其多乎

集句清末民國諷喻聯集13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賣差賣缺賣厘金端人不若是也
下聯:買書買畫買古董方子何其多乎

參考注釋

賣缺

(1).亦作“ 賣闕 ”。出賣缺額的官職。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五:“部吏賣闕之弊,自昔有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藩臺又輕輕的説道:‘沒規矩!’他聽見藩臺又説了這句話,便大聲道:‘沒規矩!賣缺的便沒規矩!’”《冷眼觀》第五回:“這位藩臺大人,更是明目張胆的賣缺。”

(2).出售市場上缺少的貨物。《人民日報》1980.12.5:“做生意,就該‘市場缺啥我賣啥’,如果市場有啥我也賣啥,那么雖然不敢斷言就一定要虧本,起碼也是一樁沒有特色的買賣。要把生意做活,就得搞一點市場分析,精於‘賣缺’。”

厘金

即厘稅。 郭沫若 等《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一章第三節:“厘金以商貸為對象,在水陸通商要道和商業繁盛的城鎮,設立局、卡,徵收貨捐。”

(1).即厘捐。 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軍興以來,釐金之旺,素推東南數省。” 章炳麟 《訄書·不加賦難》:“大兵起,門關蹊梁於是乎有釐金。曰:‘是征之商賈也。’”《文明小史》第十五回:“有人建議想向外國人再借上幾千萬兩銀子的洋債,即以 中國 釐金作抵。”

(2).指以人們所得收益的若干部分所充的稅金。 陶爾夫 《伐楮的旅行》:“他們自稱是什麼‘工人代表’,實際上是壓迫和剝削你們的。他們坐在家裡,抽取你們的厘金,想辦法搞鬼。”參見“ 釐捐 ”。

端人

正直的人。《孟子·離婁下》:“夫 尹公之他 ,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趙岐 註:“端人,用心不邪僻。” 宋 秦觀 《賀呂相公啟》:“繇是端人坌集,異黨寖微。”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富翁》:“此人必善博,非端人也。”

若是

[if] ——一般用在偏正複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相當於“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並不敢怨悵。——《水滸傳

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

古董

(1) [antique;curio]∶為人珍視的古代器物。也作“骨董”

四邊都掛名人書畫並奇異古董玩器之物。——《水滸傳》六十六回

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後事如何”。——《拿來主義》

(2) [old fogey]∶稱不合時代潮流、思想固執的人

死不開竅的老古董

方子

(1) [batten]∶一種加強的方材,用以加固箱子、桶或簍筐的底,通常是木質的;在貨運處理中用以承吊和加強的木方

(2) [lumber]∶樹木採伐後經加工形成的長立方體木材

(3) [prescription]∶藥方

(4) [formula]∶配方的統稱

何其

[how;what] 多么(多帶有不以為然的口氣)

何其壯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何其衰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何其糊塗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