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邗水五六年風亭月榭記當時蠟屐頻游喜今我來思依舊琳宮環北郭 距平山三四里雲岫煙巒割隔江螺鬟一角恨古人不作更無玉帶鎮東坡

名勝揚州

對聯全文

上聯:別邗水五六年風亭月榭記當時蠟屐頻游喜今我來思依舊琳宮環北郭
下聯:距平山三四里雲岫煙巒割隔江螺鬟一角恨古人不作更無玉帶鎮東坡

對聯備註:

(揚州廋西湖:陸費垓題湖上草堂。邗水:水名,亦名邗溝、邗江)

參考注釋

邗水

邗溝 。 清 汪棣 《題<畫舫錄>》詩:“ 攝山 邃壑板扉閟, 邗水 長湖煙艇遐。”

風亭

亭子。 唐 朱慶餘 《秋宵宴別盧侍御》詩:“風亭弦管絶,玉漏一聲新。” 宋 王安石 《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之一:“風亭把盞酬孤艷,雪徑回輿認暗香。” 清 黃景仁 《感舊雜詩》:“風亭月榭記綢繆,夢裡聽歌醉里愁。”

月榭

賞月的台榭。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風臺累翼,月榭重栭。” 唐 馮翊 《桂苑叢談·賞心亭》:“風亭月榭既已荒涼,花圃釣臺未愜深旨。”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南山勝跡五》:“ 月巖 ,石壁削立,有隙如鏡,中秋蟾魄斜圓,清輝滿隙,若合璧然,其旁有月榭。” 清 黃景仁 《感舊雜詩》:“風亭月榭記綢繆,夢裡聽歌醉里愁。”

記當

猶記著,記住。《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須記當,領心懷,莫遣修行法眼開。” 宋 朱熹 《答張元德書》:“近方覺得學者讀了書,聽了話,元不曾著心記當,紬繹玩味,至有兩年看一部《易傳》,都不記得緊要處者。” 元 關漢卿 《拜月亭》第二折:“你心間莫緍望,你心間索記當,我言詞更無妄,不須伊再審詳。” 張相 《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三:“當,語助辭,猶著也。”

蠟屐

(1).以蠟塗木屐。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或有詣 阮 ( 阮孚 ),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神色閒暢。”後因以“蠟屐”指悠閒無所作為的生活。 宋 辛棄疾 《玉蝴蝶·叔高書來戒酒》詞:“生涯蠟屐,功名破甑,交友摶沙。” 康有為 《蘇村臥病寫懷》詩:“擬經制禮吾何敢,蠟屐持籌事未分。”

(2).塗蠟的木屐。 唐 劉禹錫 《送裴處士應制舉》詩:“登山雨中試蠟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宋 蘇舜欽 《關都官孤山四照閣》詩:“他年君掛朱轓後,蠟屐邛枝伴此行。” 清 鈕琇 《觚賸·石言》:“蓬門晝掩,蠟屐生塵,有客過訪,寂若無人。” 郁達夫 《辭藍亭留謝》詩:“楊柳旗亭勞蠟屐,青山紅豆羨閒身。”

來思

《詩·小雅·採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又《出車》:“今我來思,雨雪載塗。” 朱熹 集傳:“《採薇》之所謂來,戍畢時也。此詩之所謂來,歸而在道時也。” 高亨 註:“思,語氣詞。”後以“來思”表示回來、歸來的意思。 宋 辛棄疾 《婆羅門引·用韻別郭逢道》詞:“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人爭看、寶馬來思。”

依舊

[as before;still] 依然像從前一樣

書房的陳設依舊未變

琳宮

仙宮。亦為道觀殿堂之美稱。《初學記》卷二三引《空洞靈章經》:“眾聖集琳宮, 金母 命清歌。”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二十:“ 上元 降玉闥, 王母 開琳宮。” 宋 趙師俠 《水調歌頭·龍帥宴王公明》詞:“琳宮香火緣在,還近 玉皇 家。” 元 曹之謙 《宿雲台觀》詩:“趍程疲永路,記宿喜琳宮。” 清 顧炎武 《華陰縣朱子祠堂上樑文》:“睇琳宮之絢爛,悲木鐸之幽沉。”

北郭

(1).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亦指城外的北郊。《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齊 人葬 莊公 於北郭。” 杜預 註:“兵死不入兆域,故葬北郭。” 漢 阮瑀 《駕出北郭門行》:“駕出北郭門,馬樊不肯馳。” 唐 李白 《送友人》詩:“青山橫北郭,白水遶東城。”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聶小倩》:“﹝ 寧采臣 ﹞適赴 金華 ,至北郭,解裝蘭若。”

(2).“ 北郭先生 ”的省稱。借指隱士。 清 吳偉業 林雲鳳 《梅花庵話雨聯句》:“ 北郭 余偕隱, 東山 爾共瞻。”

(3).複姓。 春秋 齊 有大夫 北郭子車 。見《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三四

(1).猶言再三再四。《北齊書·崔邏傳》:“握手殷勤至於三四。”

(2).表示為數不多。 宋 歐陽修 《歸自謠》詞:“春艷艷,江上晚山三四點。”

雲岫

語本 晉 陶潛 《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後因用“雲岫”指雲霧繚繞的峰巒。 唐中宗 《石淙》詩:“霞衣霞錦千般狀,雲峯雲岫百重生。” 宋 蘇軾 《和陶詩·集<歸去來詩>》:“雲岫不知遠,巾車行復前。” 宋 辛棄疾 《行香子·雲岩道中》詞:“雲岫如簪,野漲挼藍。”

煙巒

亦作“煙巒”。雲霧籠罩山巒。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或旬或朔,眷於粉堞之上;時行時止,卜於煙巒之堀。” 明 孫仁孺 《東郭記·遍國中》:“白雲一片出煙巒,秋雨沾衣風帽寬。” 清 吳偉業 《送許堯文之官莆陽》詩:“ 烏石 煙巒列畫圖,雙旌遙喜入名都。”

古人

[the ancients;one who has passed away]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 趙岐 註:“不作,聖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 李善 註:“作,興也。”

(2).不耕作;不寫作。《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老殘遊記》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

玉帶

[jade belt] 古時官員腰間所佩的玉飾帶子

東坡

(1).東邊坡地。 唐 蘇頲 《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願不果率然成章》詩:“寂寞東坡叟,傳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東坡種花》詩之二:“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 宋 蘇軾 《東坡》詩:“雨洗 東坡 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3).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因以“東坡”為其別稱。 宋 施彥執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強幼安 來説話,引援甚富。某謂之曰:‘若此者, 六一 語;若此者, 溫公 語;若此者, 東坡 語;若此者, 山谷 語; 強幼安 語卻在甚處?’”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東坡 為詩,無非譏切時政,借曰意在愛君,亦從諷諫可也。” 清 吳汝綸 《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而 海峰 近 東坡 。”參見“ 東坡居士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