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廿年緣,近從溫室追隨,經國飫聞名世論; 天人百端感,愴絕香山諷喻,憂時猶見老臣心。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文字廿年緣,近從溫室追隨,經國飫聞名世論;
下聯:天人百端感,愴絕香山諷喻,憂時猶見老臣心。

對聯備註:

(清-胡彤恩《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文字

(1) [characters;script]∶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 [writing]∶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 [written language]∶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 [documents]∶文書;公文

行文字

(5) [secret letter]∶密信

得此文字

溫室

[greenhouse;hothouse;conservatory;glasshouse] 有防寒、加溫和透光等設施,供冬季培育喜溫植物的房間

追隨

(1) [follow]

(2) 仿效前人的事跡

(3) 跟隨

經常追隨著他的記者們

經國

治理國家。《國語·周語下》:“將民之與處而離之,將災是備御而召之,則何以經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宋 蘇軾 《永裕陵十月旦表本制》:“休老勞農,追述養民之政;厲兵講武,敢忘經國之謀。” 孫中山 《國民會議足以解決中國內亂》:“他們這次推翻 曹錕 、 吳佩孚 ,固然是很有功勞,我們只可以在會議之中,特別設法酬謝,不能說會議的經國大事,便由他們把持。”

聞名

(1) [well-known]∶著名;有名

舉世聞名

(2) [hear of one's fame]∶聽到名聲

聞名不如見面

世論

(1).當時的輿論。《晉書·庾冰傳》:“兄 亮 以名德流訓, 冰 以雅素垂風,諸弟相率莫不好禮,為世論所重。” 宋 蘇軾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詩:“但苦世論隘,聒耳如蜩蟬。” 魯迅 《集外集拾遺·<蛻龕印存>序》:“予於 杜君 未相見,唯讀其書,竊熹抱守遺闕,不以世論失其故常,有同志者,因序之雲。”

(2).佛教稱其他宗教、學派言論。 晉 法顯 《神僧傳》:“﹝ 佛圖澄 ﹞身長八尺,風姿甚美,妙解深經,旁通世論。”

天人

(1) [heaven and man]∶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際

天人合一

(2) [celestial being;immortal;outstanding man (in talent or appearance)]∶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眾的人

(3) [emperor]∶特指天子

百端

(1) [in many ways]∶多種多樣

思緒百端

(2) [all things/feelings]∶各種各樣的事

百端俱興

巧理百端

香山

(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龍門山 之東。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築石樓,自號 香山居士 。(2)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相傳 吳王 種香處。下有采香徑。(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嶺之一。主峰 鬼見愁 ,形勢峻拔。名勝古蹟有 碧雲寺 、 靜宜園 、 雙清別墅 、 香山寺 、 朝陽洞 等。園林清幽,景色宜人。為京郊遊覽勝地。

(2). 洛陽 龍門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稱。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記》:“ 洛 都四郊,山水之勝, 龍門 首焉; 龍門 十寺,觀游之勝, 香山 首焉。”參見“ 香山寺 ”。

諷喻

(1) [advise;admonish]∶用委婉的言語勸說

(2) [parable;allegory]∶一種修辭手段,借說故事來表明事理

憂時

憂念時事。 明 劉基 《次韻和孟伯真感興詩》:“避難移家適遠鄉,憂時一夜百迴腸。”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於是朝廷贈答之風衰,草野憂時之言作矣。”

見老

[look older] 顯得比過去老相

幾年不見,他是見老了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