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鄉柱石邈中興,二惠幸調羹,競爽何堪一個弱; 體國公忠邀特眷,九重知表誤,飾終仍極畢生榮。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吾鄉柱石邈中興,二惠幸調羹,競爽何堪一個弱;
下聯:體國公忠邀特眷,九重知表誤,飾終仍極畢生榮。

對聯備註:

(清-黃仁釜《挽張百熙聯》)

參考注釋

柱石

[pillar;mainstay] 支撐建築物的立柱和石基。借指肩負國家重要使命的人

堅強柱石

中興

[resurgence of a country] 通常指國家由衰退而復興

國家中興

中興機會。——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調羹

(1) [spoon]∶用於攪拌或進食的小勺子

(2) [season soup]∶攪拌羹湯使均勻美味

競爽

(1).精明強幹。《左傳·昭公三年》:“ 齊 公孫灶 卒。 司馬灶 見 晏子 曰:‘又喪 子雅 矣。’ 晏子 曰:‘惜也, 子旗 不免,殆哉! 姜 族弱矣,而 嬀 將始昌。二 惠 競爽,猶可,又弱一個焉, 姜 其危哉!’” 林堯叟 註:“ 子雅 、 子尾 皆 齊惠公 之孫。競,彊也;爽,明也。言 子雅 、 子尾 二 惠 彊明,猶可以為國。” 清 錢謙益 《嘉定金氏壽宴序》:“室有晤言之婦;家有競爽之子。”

(2).媲美;爭勝。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雖 張 曹 爭論於 漢 朝, 荀 摯 競爽於 晉 世,無以仰模淵旨,取則後昆。”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金星與婺女爭華,麝月共 嫦娥 競爽。” 明 方孝孺 《又上蜀府啟》:“而 松筠 題 清白軒 詩及 芝蘭公 題 溫泉 之作,皆佳麗有奇氣,可謂競爽也。” 清 錢謙益 《<歷朝應制詩>序》:“ 延陵 兩 吳 君以弘文碩學,競爽詞林。”

何堪

(1).怎能忍受。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盧 相 邁 不食鹽醋,同列問之:‘足下不食鹽醋,何堪?’” 清 呂大器 《鎮羌道上有感》詩:“鷹眼何堪秋草枯? 姑臧 清節至今無。”

(2).豈可;哪裡能。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可。 宋 歐陽修 《筆說·峽州詩說》:“‘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若無下句,則上句何堪?既見下句,則上句頗工。” 清 潘陸 《彭澤縣》詩:“地借 陶潛 著,人思 狄相 賢。何堪尋廢縣?沙草浸寒泉。” 葉聖陶 《窮愁》:“阿母一襖,春間已敝,不與補綴,何堪著體?”

一個

(1).表數量。單個。用於人和各種事物。如:一個人;一個書櫃;一個學校;一個理想;一個星期;一個地方。

(2).整個。如:他今天一個上午都沒歇過。如:今年一個冬天沒下過雪。

(3).用在動詞補語之間,表示程度。如:吃了一個飽;看了一個夠;淋了一個透。

(4).跟名詞、動詞結合,用在謂語動詞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張天翼 《兒女們》:“黑雲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個不留神就得塌下來。” 沙汀 《丁跛公》:“昨天在一家買賣田地的酒席上,一個不提防,給兩三個熟人,灌醉來躺下了。” 祖慰 《被礁石劃破的水流》:“我扭頭就走,真怕她一個箭步追上來。”

體國

(1).創建或治理國家。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體國垂制,上穆下親。”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 劉頌 殷勤於時務, 溫嶠 懇惻於費役,並體國之忠規矣。” 清 王夫之 《家世節錄》:“嗚呼!先正體國用人,爭而不忮如此,天下何得不晏然!”參見“ 體國經野 ”。

(2).體念國家。 宋 岳飛 《奏措置曹成事宜狀》:“奉聖旨令:……其 馬友 等並聽帥臣 岳飛 節制,各務體國,共力破賊。” 明 李東陽 《邃庵太宰先生初度迭前韻奉壽》:“夙夜在公長體國,行藏自我亦由天。” 清 梅曾亮 《臣事論》:“然有公忠體國之大臣,則亦不利乎此矣。”

公忠

公平忠實;盡忠為公。《莊子·天地》:“吾謂 魯 君曰:‘必服恭儉,拔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民孰敢不輯!’” 成玄英 疏:“拔擢公平忠節之人。”《韓非子·三守》:“羣臣持祿養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此謂明劫。”《後漢書·張酺傳》:“左中郎將 何敞 及言事者多訟 酺 公忠,帝亦雅重之。” 唐 高適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詩:“ 樂毅 吾所憐,拔 齊 翻見猜; 荊卿 吾所悲,適 秦 不復迴。然諾多死地,公忠成禍胎。” 茅盾 《子夜》五:“他心裡佩服 吳蓀甫 的調度真不錯,同時忍不住也來發表一些公忠愛國的意見。”

九重

(1).九層;九道。《楚辭·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韓詩外傳》卷八:“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 三國 魏 曹植 《當牆欲高行》:“願欲披心自説陳,君門以九重,道遠 河 無津。”

(2).泛指多層。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九重圍里往來,直似攛梭;萬隊營中上下,渾如走馬。”

(3).指天門;天。《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一》:“九重開,靈之斿,垂惠恩,鴻祜休。” 唐 李白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戶, 丹丘 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 蓬萊 復西歸。”京劇《貴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

(4).指宮門。 漢 趙壹 《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絶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宮禁,朝廷。 唐 盧綸 《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6).指帝王。 唐 李邕 《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遵奉九重,決勝千里。” 明 無名氏 《金雀記·作賦》:“明朝入禁中,奏聞九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人觚》:“先是, 寶 ( 法寶 )出奔時,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詞·酒泉子》:“隊隊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祇擬奪九重。”

飾終

謂人死時給予尊榮。《荀子·禮論》:“送死,飾終也。” 宋 陸游 《王成之給事輓歌辭》:“贈極文昌貴,君恩厚飾終。”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賜奠》:“國家寵待臣僚,遇有勳績昭著者,飾終之典,有上親臨賜奠者。”

畢生

[lifetime;all one's life] 一生;終生

他畢生為科學事業奮鬥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