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嚴親逮養之年,伏處銜哀,至行更超循吏傳; 值我佛托生之日,跏跌坐化,隨緣偶現宰官身。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終嚴親逮養之年,伏處銜哀,至行更超循吏傳;
下聯:值我佛托生之日,跏跌坐化,隨緣偶現宰官身。

對聯備註:

(清-孫文川《挽周麟章聯》)

參考注釋

嚴親

(1).指父母。《墨子·非儒下》:“秉轡授綏,如仰嚴親。”《南史·任昉傳》:“﹝ 任昉 ﹞奉世叔父不異嚴親,事兄嫂恭謹。” 魯迅 《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但有時因為嚴親,或者因為薄命,也竟至於偶見悲劇的結局。”

(2).單指父親。 宋 王安石 《得子固書因寄》詩:“嚴親抱憂衰,生理賴以給。” 清 顧炎武 《<梓潼篇>贈李中孚》詩:“隱痛方童丱,嚴親赴國讎。”

逮養

猶逮親。 明 袁宗道 《易太孺人八十壽序》:“微獨不佞也,同郡諸君之母亦多不逮養者,而 子易 母逮養。”《續資治通鑑·宋仁宗皇祐二年》:“帝以 章懿太后 不逮養,故寵外家踰等。”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馮柳東》:“仕本為貧寧厭俗,祿猶逮養何嫌少。”參見“ 逮親 ”。

伏處

(1).隱居。《莊子·在宥》:“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 清 姚瑩 《復薦青一兄書》:“愧無古人高潔之行,伏處邱園,而浮沉外吏,數見黜辱,已自傷矣!”

(2).安處,不四出活動。 魯迅 《華蓋集·十四年的“讀經”》:“闊人決不是笨牛,否則,他早已伏處牖下,老死田間了。”

銜哀

心懷哀痛。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終朝未餐,則囂然思食;而 曾子 銜哀,七日不飢。” 晉 陶潛 《悲從弟仲德》詩:“銜哀過舊宅,悲淚應心零。” 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輓詩》:“銜哀存父老,主祭失元良。”

至行

卓絕的品行。《晉書·朱沖傳》:“少有至行,閒靜寡慾,好學而貧,常以耕藝為事。”《南史·沉顗傳》:“ 顗 字 處默 ,幼清靜有至行。” 宋 王安石 《上宋相公書》:“伏惟閣下以直道相先帝,雖已不在政事之地,然純德至行,九州四海所共矜式。”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唐 張說 《奉和賜崔日知》詩:“明主徵循吏,何年下鳳凰?”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文說·史體因革》:“傳之為體,大抵記公卿之行事, 遷 始傳《循吏》, 晉 曰《良吏》。”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袁隨園》:“平心而論,其為宰時,清勤明快,無愧循吏。” 章炳麟 《訄書·通法》:“一郡之吏,無慮千人,皆承流修職,故舉事易而循吏多。”

托生

[incarnation;be reincarnated in a new body] 指人或牲畜死後轉世投胎,是迷信說法

坐化

[death (of Buddhist monks);die in a sitting posture] 佛教指和尚盤膝坐著安然死去

禪師聽得大驚,走至房中看時,見五戒師兄已自坐化去了。——馮夢龍《古今小說》

隨緣

(1).佛教語。謂佛應眾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然羣生之神,其極雖齊,而隨緣遷流,成麤妙之識,而與本不滅矣。” 唐 戴叔倫 《贈行腳僧》詩:“補衲隨緣住,難違塵外蹤。”

(2).順應機緣;任其自然。《北齊書·陸法和傳》:“ 法和 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 唐 張籍 《贈道士宜師》詩:“自到王城得幾年, 巴 童 蜀 馬共隨緣。”《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隨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聖者》:“到處隨緣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官身

[officeholder] 舊指作官之人;有官職在身

官身十年,克已奉公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