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尺量才造就四科多學士 峰巒聳秀誕生六館盡文人

書院11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玉尺量才造就四科多學士
下聯:峰巒聳秀誕生六館盡文人

對聯備註:

(台灣登瀛書院)

參考注釋

玉尺量才

玉尺:玉制的尺,舊時比喻選拔人才和評價詩文的標準。用恰當的標準來衡量人才和詩文。

造就

(1) [bring up]∶培育練就

造就一代新人

(2) [achievements]∶成果;成績

她在這方面頗有造就

(3) [pay a visit to]∶造訪

造就無緣

四科

(1). 孔 門四種科目。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論語·先進》“德行: 顏淵 、 閔子騫 、 冉伯牛 、 仲弓 。言語: 宰我 、 子貢 。政事: 冉有 、 季路 。文學: 子游 、 子夏 ” 邢昺 疏:“夫子門徒三千,達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惟舉十人者,但言其翹楚者耳。”《後漢書·鄭玄傳》:“ 仲尼 之門,考以四科。”

(2). 南朝 宋 東觀 設定的四門學科。指儒學、玄學、文學、史學。《南史·王儉傳》:“ 宋明帝 泰始 六年,置 總明觀 ,以集學士,或謂之 東觀 。置東觀祭酒一人, 總明 訪舉郎二人,儒、玄、文、史四科,科置學士十人,其餘令史以下各有差。”

(3). 漢 代舉士的四種科目。《通典·選舉一》:“﹝ 漢武帝 ﹞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潔,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習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決斷,材任三輔縣令。”

(4).指 漢 代以德行舉士的四條標準。《漢書·元帝紀》:“﹝ 永光 元年﹞二月,詔丞相、御史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 李賢 注引 顏師古 曰:“始令丞相、御史舉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見在郎及從官,又令光祿每歲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賢否也。”

(5). 唐高宗 時舉薦人才的四條標準。即孝悌力行、經史儒術、藻思詞鋒、廉平強直。見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制度·四科》。

(6).人品四等。即容悅之凡臣、社稷之臣、天民、大人。《孟子·盡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人倫·四科》:“容悅凡臣,社稷股肱,天民行道,大人正身。《孟子》章旨,凡此四科優劣之差。”

(7).詩文的四種形式。即奏議、書論、銘誄、詩賦。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學士

(1) [bachelor]∶學位的一種,通常是初級或最低級學位

文學士

(2) [scholar]∶古代在國學讀書的學生

峰巒

[ridges and peaks] 連綿的山峰

峰巒起伏

峰巒重疊

聳秀

(1).高聳秀麗。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詩之七:“都城多聳秀,愛此高縣居。” 宋 歐陽修 《叢翠亭記》:“從城中因高以望之,眾山靡迤,或見或否,惟 嵩 最遠,最獨出,其嶄巖聳秀,拔立諸峯上,而不可掩蔽。”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黟縣山水記》:“又北行為 畫工尖 ,聳秀似刻畫者。”

(2).指人的風姿高雅俊秀。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回仙》:“ 滕宗亮 謫守 巴陵郡 ,有 華州 回道士 上謁,風骨聳秀,神宇清邁。” 明 高攀龍 《山西布政使中嵩王公行狀》:“生而聳秀,神采英特。”

誕生

[be born;come into being] 指人出生,也用於比喻新事物的出現

在這個醫院每天有十個嬰兒誕生

一個新的時代誕生了

六館

(1).國子監之別稱。 唐 制,國子監領國子學、太學、四門、律學、書學、算學,統稱六館。 宋 元 以後,漸加合併,以至僅存國子一學,但後世仍以六館指國子監。 唐 韓愈 《太學生何蕃傳》:“於是太學六館之士百餘人,又以 蕃 之義行,言於司業 陽先生 城 ,請諭留 蕃 。” 明 宋濂 《送國子正蘇君還金華山中序》:“ 平仲 將行,率六館之士祖餞於 龍江 之上。” 清 馮桂芬 《改建正誼書院記》:“書院始於 唐明皇 建麗正書院。蓋六館之屬,與今書院異。”

(2).謂 清 之實錄館、文穎館、國史館、四庫全書館、四庫會要館、內廷方略館。 清 梅曾亮 《光祿大夫經筵講官禮部尚書李公墓碑》:“輶車風馳,入我包匭,成均大師,六館詠歌。”

文人

(1) [man of letteis;scholar] 指會寫文章的讀書人

文人畫士。——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有以文人。

文人畫士之禍。

本非文人。

文人墨客

(2) ;古稱先祖之有文德者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