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節彤庭,越數重譯,詢謀諏度,開後來典屬之宏規,到於今西域懷仁,像繪名流,首座必推文潞國; 著書垂範,近千萬言,經濟詞章,為本朝儒臣所罕及,憶在昔東山應詔,敷陳時事,六條奚讓賈長沙。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持節彤庭,越數重譯,詢謀諏度,開後來典屬之宏規,到於今西域懷仁,像繪名流,首座必推文潞國;
下聯:著書垂範,近千萬言,經濟詞章,為本朝儒臣所罕及,憶在昔東山應詔,敷陳時事,六條奚讓賈長沙。

對聯備註:

(清-劉倬雲《挽郭嵩燾聯》)

參考注釋

持節

[take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拿看旄節。節,旄節,也叫符節,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憑證)

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 匈奴使留 漢者。——《漢書·李廣蘇建傳》

彤庭

亦作「 彤廷 」。1. 漢 代宮廷。因以朱漆塗飾,故稱。 漢 班固 《西都賦》:「於是玄墀釦砌,玉階彤庭。」

(2).泛指皇宮。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宋 蘇軾 《次韻答滿思復》:「自甘茅屋老三間,豈意彤廷綴兩班。」 清 趙翼 《木蘭較獵》詩:「行闕嵯峨倚翠屏,名王俱入宴彤廷。」

重譯

(1) [retranslate]

(2) 輾轉翻譯

山川長遠,習俗不同,言語同異,重譯乃通。——《三國志·薛綜傳》

(3) 重新翻譯

詢謀

諮詢商議。《後漢書·桓帝紀》:「永惟大宗之重,深思嗣續之福,詢謀台輔,稽之兆占。」 宋 曾鞏 《再乞登對狀》:「所以詢謀、撫納、勉慰、稱揚之殊,皆非素望所及。」 梁啓超 《外交方針質言(參戰問題)》:「而當絶交之初,又竭力糾合中立國為同調而詢謀,首及於我。」

諏度

商議斟酌。 宋 曾鞏 《授中書舍人謝啟》:「竊以贊為明命,資討論潤色之工;服在從官,備諏度詢謀之用。」 清 方苞 《鮑氏姊哀辭》:「聞姊喪,命兄子 道希 相視諏度,然後以姊祔。」

後來

[afterwards;later;thereafter;subsequently] 屬於隨後的時間或時期的;繼…之後出現的

後來的情況好多了

後來的行動

宏規

(1).宏偉的規模。 漢 班固 《西都賦》:「圖皇基於億載,度宏規而大起。」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明堂》:「 開元 中,改明堂為聽政殿,頗毀徹,而宏規不改。」《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十:「御屏上山河一統皆圖畫,比及俺水泊三關也在範圍。這的是帝王宏規。」 清 曾國藩 《江寧府學記》:「 金陵 亦以時戡定。乃得就道家舊區,廓起宏規,崇祀至聖暨先賢先儒。」 趙朴初 《國慶頌》:「一聲獅吼驚天,『 中國 人民站起!』 上甘嶺 外軍威, 三門峽 口宏規。」

(2).偉大的典範。《後漢書·左周黃傳論》:「 吳祐 、 蘇章 、 種暠 、 欒巴 牧民之良乾, 龐參 、 虞詡 將帥之宏規。」 前蜀 杜光庭 《謝恩奉宣每遇朝賀不隨二教獨引對表》:「今者降九天之明命,垂萬世之宏規。」

(3).遠大的規劃;深遠的謀略。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序》:「聖上猶夙興昧旦,若有望而未至;宏規遠圖,如有追而莫及。」《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六年》:「 世宗 以信令御羣臣,以正義責諸國……其宏規大度,豈得與 莊宗 同日文哉!」 宋 岳飛 《謝講和赦表》:「觀時製變,仰聖哲之宏規;善勝不爭,實帝王之妙算。」

於今

(1) [up to the present;since]∶至今

車站一別,於今十年

(2) [nowaday;now]∶如今;到現在

西域

[Western Regions] 漢代以後對今玉門關以西的新疆及中亞細亞等地區的總稱

西域書,泛指有關佛教的著作

懷仁

(1).心懷仁德。 漢 陸賈 《新語·道基》:「聖人懷仁仗義。」 明 吾丘瑞 《運甓記·藩府賀正》:「放雀懷仁,獻鳩施惠,翠管銀鉤輝映。」

(2).歸服於仁德。《禮記·禮器》:「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故物無不懷仁。」 唐 元稹 《為嚴司空謝招討使表》:「陛下威加四海,德被萬方……百蠻述職,九有懷仁。」 明 高明 《琵琶記·一門旌獎》:「禽獸草木尚懷仁,這一封丹詔必因君。」

首座

(1) [seat of honour]∶筵席上居第一位的最尊貴的席位,也作“首坐”

(2) [No.1 monk in a temple]∶寺廟裡地位最高的和尚

著書

撰寫著作。

垂範

垂示範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漢武帝 ﹞《策封三王》,文同訓典;勸戒淵雅,垂範後代;及制誥 嚴助 ,即雲厭承明廬,蓋寵才之恩也。」 唐 韓愈 《奇盧仝》詩:「假如不在陳力列,立言垂範亦足恃。」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陸渭南集》:「丁寧訓誡之語,皆足垂範百世。」

千萬

[be sure] 副詞,無論如何,不管怎樣

千萬不復全。——《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千萬無渝 。——唐· 李朝威《柳毅傳》

經濟

(1) [economy]∶指社會物質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

我們農業經濟中的急速變化

(2) [financial condition]∶生活用度;家境

經濟寬裕

經濟拮据

詞章

詩文的總稱。 隋 江總 《濟黃河》詩:「未殫所聞見,無待驗詞章。」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六:「 周益公 久在禁林,詞章為一時之冠。」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聽其言論,則日日痛哭,讀其詞章,則字字《孤憤》。」

朝儒

朝中的儒士。指在朝之官。 唐 韓愈 《示兒》詩:「安能坐如此,比肩於朝儒。」

在昔

從前;往昔。《書·洪範》:「我聞在昔, 鯀 陻洪水,汩陳其五行。」 漢 班固 《東都賦》:「勛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宋 曾鞏 《齊州謝到任表》:「習詐而夸,著流風於在昔;多盜與訟,號難治於當今。」

東山

(1).《詩·豳風·東山》:「我徂 東山 ,慆慆不歸。」 朱熹 集傳:「 東山 ,所征之地也。」後因以代指遠征或遠行之地。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 玉汝 有愛妾 劉氏 ,將行,劇飲通夕…… 劉貢父 , 玉汝 姻黨,即作小詩寄之以戲云:『 嫖姚 不復顧家為,誰謂 東山 久不歸。』」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 東山 又 北山 ,鏡中強半尚紅顏。」

(2).《孟子·盡心上》:「 孔子 登 東山 而小 魯 。」 趙岐 註:「 東山 ,蓋 魯 城東之高山。」後因以代指 魯 地。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嫠家父祖生 齊 魯 ,位下名高人比數……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 東山 一抔土。」

(3).據《晉書·謝安傳》載, 謝安 早年曾辭官隱居 會稽 之 東山 ,經朝廷屢次徵聘,方從 東山 復出,官至司徒要職,成為 東晉 重臣。又, 臨安 、 金陵 亦有 東山 ,也曾是 謝安 的遊憩之地。後因以「東山」為典。指隱居或遊憩之地。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一:「吾弟 東山 時,心尚一何遠!」 宋 沉遘 《吳正肅公輓歌辭》之一:「暫作 東山 去,還期 宣室 來。」 清 趙翼 《秋帆制府輓詩》:「南國烽煙悲遠道, 東山 絲竹渺前塵。」

(4).代指 謝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想像 東山 姿,緬懷 右軍 言。」 清 顧炎武 《上吳侍郎暘》詩:「 征虜 投壺暇, 東山 賭墅優。」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趙翼 《唐荊川先生讀書處》詩之一:「並世文章無北地,當年聲望此 東山 。」 趙朴初 《何滿子·東山》詞:「悄悄非關多病,三年不見 東山 。花事綢繆風又雨,更兼蜂妒鶯讒。」按,《人民文學》1977年第一期發表時附註云:「時見 jiang7青 爪牙講話,矛頭指向 周總理 ,賦此書憤。」

(6).泛指東面的山。 宋 蘇軾 《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清 鄭燮 《道情》之一:「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 楊朔 《雪浪花》:「那外國人想雇我的驢去逛東山。」

(7). 春秋 時少數民族 赤狄 別種 東山 皋落氏 的省稱。《國語·晉語一》:「﹝ 晉獻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東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韋昭 註:「 東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別稱。《南史·何胤傳》:「初, 胤 二兄 求 點 並棲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隱。世號 點 為『大山』, 胤 為『小山』,亦曰『東山』。」

應詔

[accept the emperor's order] 接受皇帝的詔命

敷陳

[give detailed account;outline in orderly fashion] 詳盡的陳述

敷陳存亡之機。——《淮南子·要略》

敷陳備細

時事

[current events] 當代的事情,特指近期的國內大事

時事綜述

六條

(1). 漢 制,刺史班行六條詔書,以考察官吏。《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 顏師古 注引《漢官典職儀》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以六條問事,非條所問,即不省。一條,強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強凌弱,以眾暴寡。二條,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歛為姦。三條,二千石不卹疑獄,風厲sha7人,怒則任刑,喜則淫賞,煩擾刻暴,剝截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訛言。四條,二千石選署不平,苟阿所愛,蔽賢寵頑。五條,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託所監。六條,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通行貨賂,割損正令也。」 西晉 北周 也有六條詔書。後因以指考察官吏的職務和職權。《南史·宋江夏文獻王義恭傳》:「 義恭 既至,勸 孝武 即位。授太尉、録尚書六條事,假黃鉞。」《舊唐書·哀帝紀》:「左僕射 裴樞 、右僕射 崔遠 ……須離八座之榮,尚付六條之政,勉思咎己,無至尤人。」 清 錢謙益 《浙江嘉興府推官姚鈿授文林郎制》:「郡國置司理之官,所以佐察六條,而觀中五刑也。」

(2).指 晉 諸郡中正薦舉賢才的六項標準。《晉書·武帝紀》:「令諸郡中正以六條舉淹滯: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盡禮,三曰友於兄弟,四曰絜身勞謙,五曰信義可復,六曰學以為己。」

長沙

[Changsha Municipality] 中國湖南省省會,城市面積53平方公里,人口245.9萬(1982),其中市區人口107萬,位於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京廣鐵路線上。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機械、紡織和食品加工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城市,湘繡聞名中外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