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百尺濤聲最難忘鐵馬金戈萬里遊蹤真臘棹 揮滿堂毫翰果然是錦袍紅燭千秋高會斐亹鍾

名勝台灣

對聯全文

上聯:聽百尺濤聲最難忘鐵馬金戈萬里遊蹤真臘棹
下聯:揮滿堂毫翰果然是錦袍紅燭千秋高會斐亹鍾

對聯備註:

(唐景崧題台南吳鳳紀念堂。真臘:古時稱高棉為真臘;斐亹:文采)

參考注釋

百尺

(1).十丈。喻高、長或深。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晉 左思 《詠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文選·鮑照<苦熱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 李善 註:“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 宋 蘇軾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

(2).桅桿。《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掛帆席。” 李善 註:“百尺,帆檣也。”

濤聲

(1) [rote]∶浪濤拍岸的聲響

(2) [surf]∶聽起來像拍岸浪聲的某物,或被認為像拍岸浪聲的某物

難忘

(1) [unforgettable]∶無法忘記

難忘的時刻

(2) [ever lasting]∶永遠留在腦海里

一個具有政治膽識的難忘行動

(3) [memorable]∶值得記憶的

難忘的歲月

鐵馬金戈

(1).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馬。 宋 李綱 《以舊賜戰袍等贈韓少帥》詩之二:“鐵馬金戈 睢水 上,碧油紅斾海山濱。” 元 關漢卿 《雙赴夢》第三折:“憶當年鐵馬金戈,自桃園初結義,把尊兄輔佐。”

(2).謂戰事,兵事。 清 魏源 《秦淮鐙船引》:“生長承平聽畫箏,幾聞鐵馬金戈聲。” 郭沫若 《黑貓》二:“鐵馬金戈迴地軸,吟詩 錦城 客,此後休嗟 蜀 道難。”參見“ 金戈鐵馬 ”。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gong11黨。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遊蹤

[track] 遊歷的路線

真臘

中國 古籍中用以稱七至十七世紀 吉蔑 王國,位於今 高棉 。其名始見《隋書》。自 唐 武德 以後屢與 中國 通使。 宋 元 時期 中國 商人頗有在其地安家經商者。 元 人 周達觀 撰《真臘風土記》,是研究 真臘 古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唐 韓愈 《送鄭尚書序》:“其海外雜國,若 躭浮羅 、 流求毛人 、 夷亶 之州, 林邑 、 扶南 、 真臘 、 乾陀利 之屬,東南際天地以萬數。”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鳳仙》:“此自 真臘 攜來,所謂‘田婆羅’也。”

滿堂

(1).充滿堂上。《楚辭·九歌·東皇太一》:“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坐者滿堂。”《花城》1981年第6期:“‘唷喂!--都滿堂了。’我聽到身後一個女人的、濃重的 川 西口音。”

(2).整個堂上。《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當下滿堂嬉笑,一片寒暄。”

(3). 春秋 、 戰國 時 楚 地。即 兩棠 。在今 河南省 滎陽縣 西南,為險要之地。 漢 桓寬 《鹽鐵論·險固》:“ 楚 有 汝淵 、 滿堂 之固而滅於 秦 。”

(4).代指金玉。語出《老子》:“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之一:“今欲使朕無滿堂之念,民有家給之饒。” 宋 范仲淹 《稼穡惟寶賦》:“田疇播殖之時,豈慚種玉;倉廩豐登之際,寧讓滿堂。”

毫翰

(1).指毛筆。亦借指文字、文章。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精微之求,存乎其人,固非毫翰之所備縷也。” 唐 沉佺期 《傷王學士》詩:“目絶毫翰灑,耳無歌諷期。” 唐 孟浩然 《洗然弟竹亭》詩:“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七》:“朕昨親援毫翰。”

(2).指書法。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此二十一人,並擅毫翰,動成楷則。” 北周 庾信 《謝趙王示新詩啟》:“八體六文,足驚毫翰。四始六義,實動性靈。”

果然

(1) [really;as expected;as things turn out]∶確實如此,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虛傳

裡頭果然有一件粉紅色的紗衣,她就拿起來,轉身走進樹林。——《牛郎織女》

(2) [if]∶連詞,表示假設

那兒果然像你說的那么熱,我去時就連毛衣也不用帶了。

(3) [be satiated with food]∶飽足的樣子

適莽蒼者,三食而反,腹猶果然。——《莊子·逍遙遊》

錦袍

見“ 錦袍仙 ”。

紅燭

①紅色的蠟燭。多用於喜慶:壽星像前,點著一對紅燭|洞房內,紅燭高燒。 ②詩集。聞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或抒發詩人的愛國之情,或批判封建統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動人民的苦難,或描繪自然的美景。構思精巧,想像奇新,語言形象生動。

千秋

(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歲月久遠

(3) [birthday]∶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高會

(1).盛大宴會。《戰國策·秦策三》:“於是使 唐雎 載音樂,予之五千金,居 武安 ,高會相與飲。” 鮑彪 註:“《高紀》注,大會也。”《新五代史·雜傳八·王晏球》:“悉以俸祿所入具牛酒,日與諸將高會。” 徐珂 《清稗類鈔·獄訟·岳鍾琪被冤》:“已率眾避寒山谷間,日置酒高會為樂。”

(2).泛指大規模地聚會。 晉 左思 《吳都賦》:“昔者 夏後氏 朝羣臣於茲土,而執玉帛者以萬國,蓋亦先王之所高會,而四方之所軌則。”《新唐書·王忠嗣傳》:“ 天寶 元年,北討 奚奴皆 ,戰 桑乾河 ,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會而還。”

(3).稱與人會面的客氣話。 宋 范仲淹 《答趙元昊書》:“某與大王雖未嘗高會,嚮者同事朝廷。”

斐亹

亦作“ 斐斖 ”。文彩絢麗貌。《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彤雲斐亹以翼櫺,皦日炯晃於綺疏。” 李善 註:“斐亹,文貌。”《北齊書·杜弼傳》:“臣少覽經書,偏所篤好,雖從役軍府,而不捨游息。鑽味既久,斐斖如有所見。” 唐 韓愈 《答張徹》詩:“紫樹雕斐斖,碧流滴瓏玲。”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八:“名字巍峩先蘂牓,詞章斐亹動文奎。” 清 王晫 《今世說·品藻》:“ 悔菴 書法最斐亹,諸子中惟 允誠 得其傳。”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