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休遺愛世難忘,救時何啻鄭僑,通籍誦宏文,惠義及民,洵推眾母; 蹇蹇孤忠天允鑒,受賜直同管仲,易名昭茂典,功勳在國,特表勞臣。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休休遺愛世難忘,救時何啻鄭僑,通籍誦宏文,惠義及民,洵推眾母;
下聯:蹇蹇孤忠天允鑒,受賜直同管仲,易名昭茂典,功勳在國,特表勞臣。

對聯備註:

(清-林世燾《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休休

[be carefree and leisurely] 悠閒的樣子

休休有容。——清· 張廷玉《明史》

遺愛

(1).謂遺留仁愛於後世。《國語·晉語二》:“死必遺愛,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漢書·敘傳下》:“淑人君子,時同功異。沒世遺愛,民有餘思。” 唐 王維 《故右豹韜衛長史賜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門而鳧舃,皆為政以德,遺愛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廣濟》詩:“知君忠孝志,遺愛 楚 人間。”

(2).指留於後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後漢書·西南夷傳·邛都》:“天子以 張翕 有遺愛,乃拜其子 湍 為太守。” 晉 陶潛 《影答形》詩:“立善有遺愛,胡可不自竭。” 陳毅 《哭彭雪楓同志》詩:“壯哉身殉國,遺愛萬人懷。”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愛的人。《左傳·昭公二十年》:“及 子產 卒, 仲尼 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杜預 註:“ 子產 見愛,有古人之遺風。”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孔明 ﹞治國以體,民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新唐書·崔琳傳》:“﹝ 崔琳 ﹞ 天寶 二年卒,祕書監 潘肅 聞之,泫然曰:‘古遺愛也!’”

(4).愛未遍及;偏愛。《後漢書·宦者傳·張讓》:“ 扶風 人 孟佗 ,資產饒贍,與奴朋結,傾竭饋問,無所遺愛。奴鹹德之。”

(5).謂拋棄親愛之人。《宋書·氐胡傳·胡大且渠蒙遜》:“臣伏尋 頭元嘉 以來,實有忠誠於國,棄親遺愛,誠在可嘉。”

(6).指死者遺留下的所愛的人或物。《西湖佳話·六橋才跡》:“太后因不悅道:‘先帝遺愛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個釋放之意。”

難忘

(1) [unforgettable]∶無法忘記

難忘的時刻

(2) [ever lasting]∶永遠留在腦海里

一個具有政治膽識的難忘行動

(3) [memorable]∶值得記憶的

難忘的歲月

救時

匡救時弊。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 明皇 以侈致亂,故 少陵 以儉為救時之砭劑。”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生以救時,死以明道。”

何啻

亦作“ 何翅 ”。猶何止,豈只。 唐 李山甫 《古石硯》詩:“波浪因文起,塵埃為廢侵。憑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 宋 葉適 《<黃子耕文集>序》:“不若刻二書 巾山 之上,使讀之者識趣增長,後生及知古人源流,教思無窮,視今惠利何翅千百!”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七:“其氛焰所及,視 乾隆 時,何啻十倍!”

通籍

[be an official;secure official position] 做官。“籍”是二尺長的竹片,上寫姓名,年齡,身份等,掛在宮門外,以備出入時查對。“通籍”謂記名於門籍,可以進出宮門。因此後來便稱做官為“通籍”。

通籍後。——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惠義

恩義。《文選·江淹<雜體詩·效王粲“懷德”>》:“君子篤惠義,柯葉終不傾。” 張銑 註:“惠,恩也。”

蹇蹇

(1).忠直貌。蹇,通“ 謇 ”。《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高亨 註:“謇謇,直諫不已也。”《漢書·循吏傳·龔遂》:“ 遂 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內諫爭於王,外責傅相,引經義,陳禍福,至於涕泣,蹇蹇亡已。” 顏師古 註:“蹇蹇,不阿順之意也。”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書》之一:“起民之病,治國之疵,蹇蹇一心,如對策時。”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三:“良臣蹇蹇,良友偲偲,全是一腔浩氣。”

(2).平直貌。蹇,通“ 謇 ”。 漢 揚雄 《太玄·勤》:“往蹇蹇,禍邇福遠。” 范望 註:“蹇蹇,平直也。”

(3).遲緩貌。《三國志·魏志·蘇則傳》“侍中 傅巽 掐 則 曰”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則 笑曰‘我誠不能效汝蹇蹇驅鹿車馳也。’”《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歌十四》:“駐筯不能食,蹇蹇步闈里。”

孤忠

(1).忠貞自持,不求人體察的節操。 宋 曾鞏 《韓魏公輓歌詞》:“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艱急見孤忠。” 明 王世貞 《鳴鳳記·忠良會邊》:“只恐孤忠有功難建,須期個地轉天旋,要使離人再得圓。” 清 宋儒醇 《南渡》詩:“獨有 史督輔 ,盡瘁繼以死。一片孤忠心,眾kou1交肆毀。” 清 顧炎武 《井中心史歌》:“獨力難將 漢 鼎扶,孤忠欲向 湘 纍弔。”

(2).指忠貞自持的人。 清 蔣士銓 《冬青樹·自序》:“竊觀往代孤忠,當國步已移,尚間關忍死於萬無可為之時,志存恢復。”

賜直

謂由政府償還價值相當的錢。《漢書·成帝紀》:“ 關 東比歲不登,吏民以義收食貧民、入穀物助縣官振贍者,已賜直,其百萬以上,加賜爵右更。” 顏師古 註:“已賜直,謂官賜其所費直也。”

管仲

[Guan Zhong] (?—前 645) 春秋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一稱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齊穎上(穎水之濱)人。出身微賤。輔佐齊桓公實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社會改革,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著有《管子》86 篇,今存 76 篇。其中《牧民》、《權修》、《形勢》、《七潔》等篇是管仲言論思想的記錄

易名

(1).指古時帝王、公卿、大夫死後朝廷為之立諡號。《禮記·檀弓下》:“ 公叔文子 卒,其子 戍 請諡於君,曰:‘日月有時,將葬矣,請所以易其名者。’”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易名之典,請遵前烈。”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幸聖明知其始末,故九品微官獲邀易名之曠典也。”後亦有由崇仰者為死者議立謚,稱“私謚”,亦稱“ 易名 ”。 唐 韓愈 《貞曜先生志銘》:“賢者故事有易名,況士哉!” 貞曜先生 為 孟郊 之私謚。

(2).換名,改名。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天繪亭記》:“余擇勝得此亭,名曰 天繪 ,取其景物自然也。後某年某日,當有俗子易名‘ 清輝 ’,可為一笑。”

茂典

盛美的典章、法則。《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選賢建戚,則擇之於茂典;施命發號,必酌之於故實。” 張銑 註:“茂,美;典,則也。”《舊唐書·肅宗紀》:“至於 漢武 ,飾以浮華,非前王之茂典,豈永代而作則。”

功勳

[meritorious deeds] 功績。尤指對國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貢獻

建立功勳

功勳卓著

特表

(1).非凡的儀表。 漢 蔡邕 《太尉喬公碑》:“膺受純性,誕有特表,岐嶷而超等,揔角而逸羣。”

(2).謂奏請不依常規特殊擢用。《後漢書·陳寔傳》:“大將軍 何進 、司徒 袁隗 遣人敦 寔 ,欲特表以不次之位。”《文選·蔡邕<陳太丘碑文>》:“大將軍 何公 、司徒 袁公 ,前後招辟,使人曉喻,雲欲特表,便可入踐常伯,超補三事,紆佩金紫,光國垂勛。” 李周翰 註:“特表,謂獨出常調擢用之也。”

勞臣

功臣。《管子·立政》:“有功力未見於國而有重祿者,則勞臣不勸。”《新唐書·陳子昂傳》:“臣聞勞臣不賞,不可勸功;死士不賞,不可勸勇。” 清 林則徐 《送嶰筠賜環東歸》詩:“ 天山 古雪成秋水,替浣勞臣短後衣。”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