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習流傳千古為紀屈乎紀伍乎或紀曹娥泱泱大國其源廣遠且把酒憑欄紀誰自酹 端陽興起五湖正吃粽子賽龍舟復喝黃酒萬萬黎民是日歡欣宜佩香懸艾驅瘴同安

端午節

對聯全文

上聯:俗習流傳千古為紀屈乎紀伍乎或紀曹娥泱泱大國其源廣遠且把酒憑欄紀誰自酹
下聯:端陽興起五湖正吃粽子賽龍舟復喝黃酒萬萬黎民是日歡欣宜佩香懸艾驅瘴同安

參考注釋

俗習

流俗,習尚。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二·張安貧兒鏤臂文》:“ 唐 宋 間惡少,競刺其身,恣為不法…… 宋 至南渡,尚多此俗。《水滸傳》至不足信,然亦可徵當時俗習若斯。”

流傳

[circulate;spread; be in circulation; be made known extensively] 謠言新聞或其他信息在人們中間的傳播

流傳後世

一則正在流傳的謠言

千古

(1) [through the ages]∶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forever]∶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zhou11

千古奇聞

(3) [eternal repose]∶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曹娥

東漢 時 會稽郡 上虞縣 人。相傳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屍骸流失。 娥 年十四,沿江哭號十七晝夜,投江而死。世傳為孝女。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時黃絹無 曹娥 。” 魯迅 《朝花夕拾·後記》:“ 曹娥 的投江覓父,淹死後抱父屍出,是載在正史,很有許多人知道的。”參閱《後漢書·列女傳·孝女曹娥》、《世說新語·捷悟》 劉孝標 注引 晉 虞預 《會稽典錄》。

泱泱

(1) [(of waters)vast]∶水勢浩瀚的樣子

(2) [magnificent;great and proud]∶氣魄宏大

(3) [cloudy]∶雲起的樣子

(4) [disgruntled]∶借作怏怏。不快、不滿的樣子

龍王帥水族,泱泱而回。——《西遊記》

大國

(1).古指大諸侯國。《詩·商頌·長發》:“ 玄王 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公羊傳·隱公五年》:“諸侯者何?天子三公稱公,其餘大國稱侯。” 何休 註:“大國謂百里也。”《後漢書·樊宏傳》:“ 宏 頓首自陳:‘無功享食大國,誠恐子孫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慙負黃泉,願還 壽張 ,食小鄉亭。’”

(2).泛指大的國家。 郭沫若 《牧羊哀話》三:“大國的客人,那是我們 閔家 佩荑小姐 呢!”

(3).比喻具有獨立性的事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於是 荀況 《禮》、《智》, 宋玉 《風》、《釣》,爰錫名號,與《詩》畫境,六義附庸,蔚成大國。”

廣遠

[far-reaching] [影響、傳播等] 廣闊而長遠;廣大遼遠

廣遠流傳

把酒

[raise one’s wineglass] 拿著酒杯

把酒問青天。——宋· 蘇軾《水調歌頭》

憑欄

[lean upon a balustrade] 身倚欄桿

憑欄遠眺

端陽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農曆五月初五日;端午節

興起

[arise;rise] 因感動而奮起

五湖

(1).古代 吳 越 地區湖泊。其說不一:(1) 吳縣 南部的湖澤。《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揚州 ……其澤藪曰 具區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鄭玄 註:“ 具區 、五湖在 吳 南。浸,可以為陂灌溉者。” 具區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國語·越語下》:“果興師而伐 吳 ,戰於 五湖 。” 韋昭 註:“ 五湖 ,今 太湖 。”《文選·郭璞〈江賦〉》:“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 注引 張勃 《吳錄》:“ 五湖 者, 太湖 之別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入五湖之中。” 徐天祐 注引 韋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南江東注於 具區 ,謂之五湖口。五湖謂 長盪湖 、 太湖 、 射湖 、 貴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個湖。《史記·夏本紀》“ 震澤 致定” 唐 張守節 正義:“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貢湖 、 胥湖 ,皆 太湖 東岸五灣為五湖,蓋古時應別,今並相連。”

(2). 江 南五大湖的總稱。《史記·三王世家》:“ 大江 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 司馬貞 索隱:“五湖者, 具區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帶五湖’,則總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陽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 洮滆 ,今 江蘇 長盪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陽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東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歸雁》詩:“年年霜露隔,不過 五湖 秋。” 朱鶴齡 註:“雁至 衡陽 則回。此五湖當指 洞庭湖 言。”

(4).近代稱 華中 、 華東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陽湖 、 巢湖 、 洪澤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國 大夫 范蠡 ,輔佐 越王 勾踐 ,滅亡 吳國 ,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語·越語下》。後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 晉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當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尋漁父於滄浪。” 唐 李白 《書情贈蔡舍人雄》詩:“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 清 李漁 《巧團圓·聞詔》:“從今後呵,纔知道隱 三湘 泛五湖,這仙緣沒福難圖。”

粽子

[glutinous rice dumpling;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eves] 一種用竹葉或葦葉包成三角錐體或其他形狀的糯米食品,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楚人每於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江祭之。後世沿其習俗,以粽子為端午節食品。又叫“角黍”

賽龍舟

中國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大多在喜慶節日舉行。比賽用船加以裝飾,形似龍。分青龍、黃龍、白龍等。比賽時,在江、河、湖心樹標,各船在同一起點出發,船上有水手、舵手,並有一人敲鑼鼓指揮。在一定距離內划船競速奪標,甚為壯觀。各民族賽龍舟的方法和規則略異。

黃酒

[Shaoxingwine] 含酒精量較低的米酒,顏色發黃,故名

萬萬

(1) [absolutely]∶絕對

我們那樣迅速地把敵人包圍住,這是敵人萬萬想不到的

(2) [wholly]∶務必

有電危險,你萬萬動不得

(3) [hundred million]∶數目。一萬個萬

黎民

[the common people;the multitude] 庶民,人民

歡欣

歡喜欣悅。《荀子·禮論》:“故人之歡欣和合之時,則夫忠臣孝子亦愅詭而有所至矣。”《後漢書·杜林傳》:“海內歡欣,人懷寬德。” 唐 白居易 《初除戶曹喜而言志》詩:“置酒延賓客,客容亦歡欣。” 明 唐順之 《請皇太子受朝疏》:“至於來歲首春,又當天下百官述職,多士賓興,衣冠鹹萃於天都,歡欣交通於萬國。” 魯迅 《三閒集·葉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歡欣和絕望的起伏,都逐著這‘小小十年’而開展。”

懽欣:亦作“ 懽忻 ”。喜悅;歡樂。《大戴禮記·曾子立孝》:“懽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謂孝矣。”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靡不奔走貢獻,懽忻來附。” 唐 元稹 《賀聖體平復受朝賀表》:“﹝臣﹞無任跳躍懽忻瞻望徘徊之至。” 明 方孝孺 《思親堂記》:“天之於人寓懽忻於悲哀,藏長養於摧抑。” 清 劉大櫆 《程府君墓志銘》:“ 益謙 兄弟三人,亦偕出偕入,如一人之身,懽欣無所間。”

佩香

(1).供佩用的香塊。用金玉鑲孔製成。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五:“﹝龍涎香﹞其模製甚大而質古……金yu1穴,而以青絲貫之,佩於頸,時於衣領閒摩挲以相示,坐此遂作佩香焉。”

(2). 宋 宣和 年間宮中對香的一種稱謂。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六:“ 宣和 五六年間……漆冠子,作二桃樣,謂之‘竝桃’。天下效之。香謂之‘佩香’。”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