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重桃山,喜今朝門戶更新,百代馨香榮俎豆; 儒宗穗嶺,幸此地宮牆未遠,千秋理學溯淵源。

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祀重桃山,喜今朝門戶更新,百代馨香榮俎豆;
下聯:儒宗穗嶺,幸此地宮牆未遠,千秋理學溯淵源。

對聯備註:

(清-廖厚初《石壁頭宮新春聯》)

參考注釋

今朝

(1) [today;this day;at the present;on this day]∶今天

(2) [now]∶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門戶

(1) [door]∶房屋的出入口

門戶開放

填塞門戶。——《聊齋誌異·促織》

門戶千萬。——唐· 李朝威《柳毅傳》

(2) [faction]∶派別,宗派

門戶之見

(3) [family status]∶門第

門戶相當

(4) [family]∶家;人家

兄弟分居,自立門戶

更新

(1) [renew]

(2) 革新,除舊布新

祖國面貌日日更新

萬象更新

(3) 使精神煥然一新

更新觀念,陶冶情操

(4) [replace]∶舊的去了,新的來到

漁船在不斷更新

必須更新工廠里的設備

百代

指很長的歲月。 漢 王充 《論衡·須頌》:“《恢國》之篇,極論 漢 德非常,實然乃在百代之上。”《晉書·阮種傳》:“德逮羣生,澤被區宇,聲施無窮,而典垂百代。” 唐 韓愈 《禘祫議》:“其毀廟之主,皆藏於祧廟,雖百代不毀。”《儒林外史》第一回:“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馨香

(1) [fragrance]∶芳香。比喻德化遠播

(2) [smell of burning incense]∶燒香的香味

俎豆

(1) [dish and platter]∶俎和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

(2) [offer sacrifices to]∶指奉祀

俎豆千秋

儒宗

儒者的宗師。 漢 以後亦泛指為讀書人所宗仰的學者。《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贊》:“ 叔孫通 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 漢 家儒宗。”《漢書·蕭望之傳贊》:“ 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為儒宗,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宋 王安石 《上邵學士書》:“昔 昌黎 為 唐 儒宗。” 清 葉廷琯 《吹網錄·石林公著作存佚考》:“ 石林 公以宏通淵雅之才,研求經義,撰述辭章,蔚為一代儒宗文伯。”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學術的華袞,粹然成為儒宗。”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宮牆

(1).住宅的圍牆。《管子·八觀》:“宮牆毀壞,門戶不閉,外內交通,則男女之別毋自正矣。”

(2).《論語·子張》:“ 叔孫武叔 語大夫於朝曰:‘ 子貢 賢於 仲尼 。’ 子服景伯 以告 子貢 。 子貢 曰:‘譬之宮牆, 賜 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後因稱師門為“宮牆”。 漢 蔡邕 《郭有道太原郭林宗碑》:“宮牆重仞,允得其門。” 元 劉詵 《詠歸亭賦》:“屹宮牆之數仞,接道義之通衢。” 孔尚任 《出山異數記》卷五引 清聖祖 ( 康熙 )《過闕里》詩:“鑾輅來 東魯 ,先登夫子堂。兩楹陳俎豆,萬仞見宮牆。” 陳去病 《自兗州過曲阜謁聖廟孔林》詩:“宮牆高萬仞,循走傴吾躬。”

(3).指宮廷的圍牆。 唐 岑參 《送鄭少府赴滏陽》詩:“青山入官舍,黃鳥度宮牆。” 唐 杜牧 《阿房宮賦》:“二川溶溶,流入宮牆。”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恣劫》:“ 鹹陽 王氣都淪喪,離離滿宮牆。”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仰望森森的宮牆,隔斷了春天,隔斷了人世。”

(4).借指朝廷。《晉書·段灼傳》:“﹝古之明王﹞仁孝著乎宮牆,弘化洽乎兆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寶》:“起煙塵, 金陵 氣暗,怎救宮牆!”

千秋

(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歲月久遠

(3) [birthday]∶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理學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宋明時期的一種崇尚理性的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包括以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客觀唯心主義和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主觀唯心主義。前者認為“理”是永恆的,先於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實體,世界萬物只能由“理”派生。後者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認為主觀意識是派生世界萬物的本原。也叫“道學”

淵源

[source;origin] 源流,本原

測其淵源,覽其清濁,未有厲俗獨行若寧者也。——《三國志·管寧傳》

事物淵源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