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洽久忘年,憶蕭寺光陽,圍爐清話,縱橫上下古今,抵掌談懷猶在目; 睽違才匝月,忽薊門風雨,抗疏直言,輝映日月星岳,成仁取義共欽心。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款洽久忘年,憶蕭寺光陽,圍爐清話,縱橫上下古今,抵掌談懷猶在目;
下聯:睽違才匝月,忽薊門風雨,抗疏直言,輝映日月星岳,成仁取義共欽心。

對聯備註:

(清-王作樞《挽吳可讀聯》)

參考注釋

款洽

親密親切。《隋書·長孫平傳》:「 高祖 龍潛時,與 平 情好款洽,及為丞相,恩禮彌厚。」《元史·儒學傳一·侯均》:「 均 貌魁梧,而氣剛正,人多嚴憚之,及其應接之際,則和易款洽。」《紅樓夢》第一一七回:「﹝ 寳玉 ﹞在 王夫人 跟前不敢任性,已與 寳釵 、 襲人 等皆不大款洽了。」

忘年

(1).忘記年月。《莊子·齊物論》:「忘年忘義,振於無竟。」 成玄英 疏:「夫年者,生之所稟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 唐 元結 《無為洞口作》詩:「洞旁山僧皆學禪,無求無欲亦忘年。」 清 李世熊 《獨松》詩:「上友不羈雲,下友忘年石。」

(2).不拘年齡、行輩、以德才相敬慕。《初學記》卷十八引 晉 張隱 《文士傳》:「 禰衡 有逸才,少與 孔融 交。時 衡 未滿二十,而 融 已五十,敬 衡 才秀,忘年殷勤。」《北史·序傳》:「 寬 當時位望,又與 大師 年事不侔,初見,言未及終,便改容加敬……每於私室接遇,恆盡忘年之歡。」 宋 蘇轍 《追和張gong3安道贈別絕句一首》引:「是時, 張公 安道 守 成都 ,一見以國士相許,自爾遂結忘年之契。」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願意永遠和你做一個忘年的朋友。」

蕭寺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蕭』字存焉。」後因稱佛寺為蕭寺。 唐 李賀 《馬》詩之十九:「蕭寺馱經馬,元從 竺國 來。」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殘春 蒲郡 東,門掩重關蕭寺中。」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魯公女》:「 招遠 張於旦 ,性疎狂不覊,讀書蕭寺。」

清話

(1).高雅不俗的言談。 晉 陶潛 《與殷晉安別》詩:「信宿酬清話,益復知為親。」 唐 岑參 《虢州臥疾喜劉判官相過水亭》詩:「見君勝服藥,清話病能除。」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摩訶庵》:「又 江夏 郭正域 《法藏寺》詩:『……清話逢玄度,論文有辨才。』」

(2).猶言風涼話。《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時外邊都曉得庫里失了銀子,盡來探問,到拌得口乾舌碎。內中單喜歡得那幾個不容他管庫的令史,一味説清話,做鬼臉,喜談樂道。」

(3).閒談。《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小生從縣間至此,見天色已晚,特來投宿庵中,與師父清話。」

(4).滿語。《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他們在那裡翻 清 話,咕嚕咕嚕,我們不懂。」

縱橫

(1) [in length and breadth;lengthwise and sidewise;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with great ease;freely]∶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move about freely;overrun]∶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unbridled;unscrupulous]∶放肆;無所顧忌

(5) [rival political theories]∶指合縱連橫

上下

(1) [high and low]∶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old and young]∶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up and down]∶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

(4)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about]∶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古今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抵掌

(1).擊掌。指人在談話中的高興神情。亦因指快談。《戰國策·秦策一》:「﹝ 蘇秦 ﹞見説 趙王 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史記·滑稽列傳》:「﹝ 優孟 ﹞即為 孫叔敖 衣冠,抵掌談語。」 裴駰 集解引 張載 曰:「談説之容則也。」 唐 韓愈 《送窮文》:「抵掌頓腳,失笑相顧。」 清 魏源 《偶然吟》之八:「學問同獻酬,風俗同抵掌。」 康有為 《六哀詩》之二:「足跡徧西域,抵掌好談兵。」

(2).指掌。《梁書·王僧孺傳》:「 甘泉 遺儀, 南宮 故事,畫地成圖,抵掌可述。」 宋 王禹偁 《送許制歸曹南序》:「然生行周業茂,於人無媿,將見受鄉老薦取太常,第猶抵掌爾。」

在目

在眼前;在視線之中。 唐 杜甫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火雲出無時,飛電常在目。」《二刻拍案驚奇》卷八:「只見前堂東軒與那聚賭的小閣,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卻無一個人影。」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況復掩自利之惡名,以福羣之令譽,捷徑在目,斯不憚竭蹶以求之耳。」

違才

亦作「 違材 」。謂委屈其才能;屈才。《晉書·謝萬傳》:「處廊廟,參諷議,故是後來一器。而今屈其邁往之氣,以俯順荒餘,近是違才易務矣。」 明 文徵明 《先友詩·定山莊公》:「惜哉用違材,零落成棄捐。」

匝月

[a full month] 滿月

薊門

即 薊丘 。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古薊門》:「京師古 薊 地,以薊草多得名……今都城 德勝門 外有 土城關 ,相傳是古 薊門 遺址,亦曰 薊邱 。」參見「 薊丘 」。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疏直

亦作「疎直」。亦作「踈直」。正直,坦率;粗疏率直。《孔叢子·陳士義》:「夫 東閭子 外質頑拙,有似疏直,然內懷容媚諂鬽,非大丈夫之節也。」《三國志·吳志·虞翻傳》:「 翻 性疏直,數有酒失。」《新唐書·劉蕡傳贊》:「 蕡 與諸儒偕進,獨譏切宦官,然亦太疏直矣。」 明 方孝孺 《又上蜀府啟》:「竊念平生野性踈直,為文亦多激切,少溫婉之韻。」《明史·文苑傳四·焦竑》:「 竑 既負重名,性復疎直,時事有不可,輒形之言論。」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七篇:「﹝ 鼂錯 、 賈誼 ﹞為文皆疏直激切,盡所欲言。」

亦作「疎直」。亦作「踈直」。上疏直陳。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京官三品以上擅自抄札,內外恟恟。 商公 疏直十罪以聞,上不省。」

輝映

[shine;reflect] 光輝映照

日月

(1) [life;livelihood]∶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sun and moon]∶太陽和月亮

成仁取義

正義事業而犧牲。《宋史·文天祥傳》:「 天祥 臨刑殊從容……其衣帶中有贊曰:『 孔 曰成仁, 孟 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媿。』」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雖先後不同,其成仁取義則一也。」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一:「 興祖 以一官一邑,成仁取義,得力於義方之訓深矣。」

欽心

敬佩思慕。 明 何景明 《後白菊賦》:「結柔條而三嗅,重延佇而欽心。」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