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司空廿四品 書臨大令十三行

題贈7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詩人司空廿四品
下聯:書臨大令十三行

對聯備註:

(王文治贈桂漸齋)

對聯詩人司空廿四品 書臨大令十三行書法欣賞

詩人司空廿四品 書臨大令十三行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詩人司空廿四品 書臨大令十三行】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詩人

[poet] 作詩的名人

生來就是一個詩人,不是造就出來的

司空

(1) [minister of public works in ancient china]∶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

(2) [surname]∶姓

大令

(1).國家重要法令。《國語·晉語八》:“國有大令,何故犯之?”

(2).指皇帝的詔令。《漢書·翼奉傳》:“其後連月久陰,雖有大令,猶不能復,陰氣盛矣。” 顏師古 註:“太令謂虛倉廩、開府庫之屬也。”

(3).古時縣官多稱令,後以大令為對縣官的敬稱。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下:“ 錢塘 蔡莘腴 大令任由庶常改官畿輔,三黜屢空,困躓不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六回:“前任的本縣姓 伍 ……那位 伍大令 初到任時,便發誓每事必躬必親,絶不假手書吏家丁。”

(4).指 晉 王獻之 。《晉書·王珉傳》:“﹝ 王珉 ﹞代 王獻之 為長兼中書令。二人素齊名,世謂 獻之 為‘大令’, 珉 為‘小令’。”

(5).猶言令箭。《冷眼觀》第二一回:“ 吳元愷 鎮軍親身去逮捕的,連大令都沒來得及上院請。”

十三行

(1).法帖名。 晉 王獻之 所書《洛神賦》真跡,至 南宋 時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傳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兩種。參閱 元 虞集 《道園學古錄》卷十一。

(2).鴉片戰爭前 廣州 港口官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商行之總稱。行數並不固定。十三行對官府負有承保和交納外洋稅餉、規禮,傳達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務人員等義務;也享有對外貿易特權。1842年《南京條約》訂立後,十三行專營對外貿易的特權被取消,乃日趨沒落。相傳十三行名稱起於 明 代,意義不詳。俗亦稱“ 洋行 ”。 清 林則徐 《日記·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行洋商俱來,即遣去。”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詩:“獨有十三行外柳,重重深護畫樓居。”

(3). 清 代 天津 腳夫、挑夫等苦工的組織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