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盡五溪煙,漢使浮槎撐斗出; 辟開重譯路,緬人騎象過橋來。

名人名家12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掃盡五溪煙,漢使浮槎撐斗出;
下聯:辟開重譯路,緬人騎象過橋來。

對聯備註:

(清-汪炳璈《狀元樓聯》)

參考注釋

五溪

地名。指 雄溪 、 樠溪 、 無溪 、 酉溪 、 辰溪 。一說指 雄溪 、 蒲溪 、 酉溪 、 沅溪 、 辰溪 。 漢 屬 武陵郡 ,為少數民族聚居地,在今 湖南 西部和 貴州 東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沅水》:“ 武陵 有五溪,謂 雄溪 、 樠溪 、 無溪 、 酉溪 、 辰溪 其一焉。” 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聞道龍標過 五溪 ” 楊齊賢 註:“ 武陵 有五溪,曰 雄溪 、 蒲溪 、 酉溪 、 沅溪 、 辰溪 。”

浮槎

(1).槎,同“ 查 ”。木筏。傳說中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舊説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滋 洛陽 千種花,潤 梁園 萬頃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邊。”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選優》:“阻隔著 黃河 雪浪,那怕他天漢浮槎。”

(2).槎,同“ 查 ”。木筏。指木船。 唐 韋應物龍潭》詩:“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明 徐復祚 《投梭記·鬻女》:“因逃兵火泛浮槎。” 吳玉章 《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的回憶·序詩》:“ 東亞 風雲大陸沉,浮槎東渡起雄心。”

重譯

(1) [retranslate]

(2) 輾轉翻譯

山川長遠,習俗不同,言語同異,重譯乃通。——《三國志·薛綜傳》

(3) 重新翻譯

過橋

迷信風俗,“做七”時的一種儀式。 歐陽山 《三家巷》十七:“ 區細 和 區卓 捧著 區桃 的靈牌,到門口外面去‘過橋’。橋是竹枝紮成的,上面糊著金色的紙和銀色的紙,一共有兩座,一座叫金橋,一座叫銀橋。正位師姑宣讀了手卷,吹鼓手奏起‘三皈依’的樂章來,師姑們齊聲念唱。每唱一節,正位師姑用手卷在橋上一指,靈牌就往上挪動一級。到了橋頂,又往下降;過了金橋,又過銀橋, 周炳 一直看到過完了橋,才告辭回家。”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