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鈞衡,受茲介福; 三朝將相,同我太平。

名人名家壽聯七十壽8字壽聯

對聯全文

上聯:一德鈞衡,受茲介福;
下聯:三朝將相,同我太平。

對聯備註:

(清-奕劻《賀李鴻章七十壽聯》)

對聯一德鈞衡,受茲介福; 三朝將相,同我太平。書法欣賞

一德鈞衡,受茲介福; 三朝將相,同我太平。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一德鈞衡,受茲介福; 三朝將相,同我太平。】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一德

(1).謂始終如一,永恆其德。《易·繫辭下》:“恆以一德。” 孔穎達 疏:“恆能始終不移,是純一其德也。”《舊唐書·裴度傳》:“外茂九功,內苞一德,器為社稷之鎮,才實邦國之楨。”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非至誠一德,其孰能使之?”

(2).同心同德。 漢 桓寬 《鹽鐵論·世務》:“方此之時,天下和同,君臣一德,外內相信,上下輯睦,兵設而不試,干戈閉藏而不用。”參見“ 一德一心 ”。

(3).猶一能。《管子·法法》:“ 舜 之有天下也, 禹 為司空, 契 為司徒, 皋陶 為李, 后稷 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賢人也,猶尚精一德。” 尹知章 註:“謂各精一事也。”

(4).謂法令劃一。《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六幽允洽,一德無爽。” 李周翰 註:“一德,謂法令畫一也。”

鈞衡

(1).比喻國家政務重任。 唐 楊炯 《<王勃集>序》:“幼有鈞衡之略,獨負舟航之用。”《三國演義》第一○四回:“臣 亮 賦性愚拙,遭時艱難,分符擁節,專掌鈞衡,興師北伐,未獲成功。”

(2).喻指擔負國家政務重任的人。 宋 范仲淹 《遺表》:“因懇避於鈞衡,爰就班於符竹。”

(3).比喻平衡公正。 唐 高適 《留上李右相》詩:“鈞衡持國柄,柱石總賢經。” 孫欽善 校註:“鈞衡:平衡,公正。”

介福

大福。《易·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高亨 註:“蓋謂王母嘉其功勞,錫之爵祿,爵祿即大福也。”《詩·小雅·楚茨》:“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唐 楊炯 《唐贈荊州刺史成知禮神道碑》:“公誕保靈和,受茲介福。” 清 方文 《吳靜腑招同黎美周侯諸子燕集》詩:“榮名何足侈,介福以為寶。”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註:“三朝,歲首朔日也。”《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註:“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1).外朝、內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註:“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2).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將相

將帥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墨子·法儀》:“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雖至士之為將相者皆有法。”《史記·高祖本紀》:“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 漢王 為皇帝。” 唐 李涉 《與梧州劉中丞》詩:“三代 盧龍 將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

太平

[peace and tranquility] 社會安定

安於太平之樂。——宋· 蘇軾《教戰守》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