黌序並規,軍容改制,絲枲節化,車軌混同,維新諸大政,皆粵鄂肇基,德畢相、日島津,將毋伯仲; 乙酉摧敵,甲午綏疆,庚子弭兵,戊申定策,國事幾艱危,惟元臣開濟,唐燕公、宋魏國,少此勛名。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黌序並規,軍容改制,絲枲節化,車軌混同,維新諸大政,皆粵鄂肇基,德畢相、日島津,將毋伯仲;
下聯:乙酉摧敵,甲午綏疆,庚子弭兵,戊申定策,國事幾艱危,惟元臣開濟,唐燕公、宋魏國,少此勛名。

對聯備註:

(清-劉若曾《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黌序

古代的學校。《北齊書·文宣帝紀》:“詔郡國修立黌序,廣延髦儁,敦述儒風。” 宋 朱熹 《齋居感興》詩之十六:“聖人司教化,黌序育羣才。”《清史稿·禮志三》:“厥後以 熱河 為時巡所,黌序肇興,定 大成殿 龕案如太學式,祭器、樂器亦如之。”

軍容

[soldier's discipline] 本指軍隊的武器、裝備。後用以指軍隊的氣象威儀和軍人的儀容、紀律

軍容整肅

改制

(1) [convert]

(2) 改變形式、本質或質量

羊皮被改制成羊皮紙

(3) 改變政治、經濟等社會制度

絲枲

(1).生絲和麻。《書·禹貢》:“岱畎絲枲,鈆松怪石。” 孔穎達 疏:“枲,麻也。” 漢 陸賈 《新語·道基》:“種桑麻,致絲枲,以蔽形體。”

(2).指繅絲績麻之事。《周禮·天官·內宰》“以婦職之法教九御,使各有屬,以作二事” 鄭玄 注引 漢 杜子春 曰:“二事謂絲枲之事。” 宋 陳亮 《祭徐子宜內子宋氏恭人文》:“外事詩書,內事絲枲。” 明 宋濂 《劉母賢行詩序》:“家素貧,逮處士卒,貧益甚。治絲枲自給,衣僅蔽身,日唯一食,艱瘁不可言,處之恆裕如也。”

車軌

(1).行車的軌跡。《穀梁傳·昭公八年》:“御轚者不得入,車軌塵,馬候蹄。”《淮南子·覽冥訓》:“故卻走馬以糞,而車軌不接於遠方之外。”《後漢書·寇榮傳》:“張羅海內,設罝萬里,逐臣者窮人跡,追臣者極車軌,雖 楚 購 伍員 , 漢 求 季布 ,無以過也。”

(2).車子兩輪間的距離。《初學記》卷六引 南朝 宋 謝惠連 《四海贊》:“九夷六蠻,八狄七戎,彫鏤異質,裳嬴殊風,致之以德,車軌斯同。”

混同

(1) [mix up;confuse with]∶將本質上不同的人或事物同等看待

(2) [unite]∶統一

天地混同

維新

[reform;modernization] 反對舊的,提倡新的。通常指變舊法,行新政

大政

(1).國家政務。《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吾子為 魯 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舉,何以堪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 張説 獨排 太平 之黨……前後三秉大政,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三章:“大同之世,全地皆為自治,全地一切大政皆人民公議。”

(2).猶善政。《國語·晉語八》:“以君之明,子為大政,其何厲之有。” 韋昭 註:“大政,美大之政。”

肇基

謂始創基業。《書·武成》:“至於 大王 ,肇基王跡。” 晉 劉琨 《勸進表》:“伏惟 高祖宣皇帝 肇基景命, 世祖武皇帝 遂造區夏,三葉重光,四聖繼軌。” 唐 韓愈 《請遷玄宗廟議》:“ 太祖景皇帝 始為 唐公 ,肇基天命,義同 周 之 后稷 。” 清 黃遵憲 《由上海啟行至長崎》詩:“滿城旭影曜紅旗, 神武 當年此肇基。”

將毋

表示選擇的疑問詞。《韓詩外傳》卷四:“客有見 周公 者,應之於門曰:‘何以道 旦 也?’客曰:‘在外即言外,在內即言內。入乎,將毋?’ 周公 曰:‘請入。’客曰:‘立即言義,坐即言仁。坐乎,將毋?’ 周公 曰:‘請坐。’”參見“ 將無 ”。

伯仲

[elder and younger] 兄弟之間的老大和老二。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出世》表真名世,千載難堪伯仲間。——宋· 陸游《書憤》

乙酉

(1) [the lunar year Yiyou] 六十甲子第二十二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2) 又

是歲乙酉五月

弭兵

平息戰事;停止戰爭。《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晉 楚 許之,我焉得已。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許,則固攜吾民矣,將焉用之?” 宋 陸游 《南唐書·元宗紀》:“及 福州 、 湖南 再喪師,知攻取之難,始議弭兵務農。” 明 錢嶪 《憫黎詠》:“息火當息薪,弭兵當弭飢。”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近來雖有人高唱弭兵,高唱非戰,然而唱者自唱,爭者自爭。”

戊申

[the forty fifth of the sexagesimall] 六十甲的第四十五位

戊申晦。(此指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清· 姚鼐《登泰山記》

定策

(1).亦作“ 定冊 ”。古時尊立天子,書其事於簡策,以告宗廟,因稱大臣等謀立天子為“定策”。《漢書·韓王信傳》:“﹝ 韓增 ﹞與大將軍 霍光 定策立 宣帝 ,益封千戶。”《漢書·趙充國傳》:“與大將軍 霍光 定冊尊立 宣帝 ,封 營平侯 。”《舊唐書·韋嗣立傳》:“以定冊尊立 睿宗 之功,賜實封一百戶。”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 李泌 曰:‘賴陛下語臣,使 楊素 、 許敬宗 、 李林甫 之徒承此旨,已就 舒王 圖定策之功矣。’” 明 李贄 《讀史匯·楊廷和》:“余又怪其不能以事 康陵 者而事 永陵 也,豈其真挾定冊之功,或恃 世宗 仁聖,終能聽己也耶?”《清史稿·后妃傳·孝欽顯皇后》:“ 穆宗 崩,太后定策立 德宗 。”

(2).決定方略或策略。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運籌 固陵 ,定策東襲。”《續資治通鑑·宋高宗建炎三年》:“庚午,帝還 越州 ,遂定策航海,乃移 四明 。”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俄羅斯事輯》:“二十一年,定策屯田。”

(3).既定的政策方略。 晉 陸機 《辯亡論》下:“借使中才守之以道,善人御之有術,敦率遺典,勤民謹政,循定策,守常險,則可以長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事幾

(1).事情,事體。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 強 ( 古強 )轉惛耄,廢忘事幾。 稽使君 曾以玉巵與 強 ,後忽語 稽 曰:‘昔 安期先生 以此物相遺 強 。’”

(2).同“ 事機 ”。 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淵謀遠略,必中事幾。” 宋 李綱 《論范蠡張良之謀國處身》:“當事幾之會,能決斷以收其功。”

(3).事情的苗頭、朕兆。 明 宋濂 《衍齡堂記》:“若正夢者,則事幾之所形,休禎之先兆也。”

艱危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confronting a country] 艱難險阻

元臣

重臣;老臣。 唐 韓愈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當藩垣屏翰之任,有弓矢鈇鉞之權,皆國之元臣,天子所左右。”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 晉 之 王導 ,可謂元臣。” 明 張居正 《徐存齋七十壽序》:“公位為元臣,齒為元老。”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二:“東南再造,悉畀元臣。”

開濟

(1).形容情操志向開通美好。《三國志·魏志·和洽傳》:“﹝ 和逌 ﹞才爽開濟,官至廷尉、吏部尚書。”《梁書·張惠紹傳》:“ 張惠紹 志略開濟,乾用貞果。” 宋 蘇軾 《賜新除依前中大夫守尚書左丞王存辭免恩命不許斷來章批答》之一:“以卿忠義開濟,何施不宜。”

(2).開創並匡濟。 唐 杜甫 《蜀相》詩:“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唐 羅隱 《上鄂州韋尚書》詩:“都緣未負江山興,開濟生靈校一秋。” 王闓運 《陸建瀛傳》:“ 建瀛 才識明敏,開濟時務。”

燕公

(1). 周 代 燕國 的始祖 召公 。也稱 邵公 、 召康公 。《楚辭·劉向<九嘆·思古>》:“ 烏獲 戚而驂乘兮, 燕公 操於馬圉。” 王逸 註:“ 燕公 , 邵公 也。封於 燕 ,故曰 燕公 也。”

(2).指 唐 燕國公 張說 。 宋 梅堯臣 《送李推官之岳州》詩:“試尋 燕公 舊賦筆,磨圭刻碧獨可完。”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李伯魚》:“其妻 范陽 張氏 女, 燕公 之妹也。” 宋 陳與義 《曉登燕公樓》詩:“ 燕公 不相待,使我立於獨。”

勛名

功名。《後漢書·張奐傳》:“﹝ 張奐 ﹞及為將帥,果有勛名。” 宋 蘇舜欽 《春日感懷》詩:“望國勛名晚,傷時歲月飛。” 清 吳偉業 《東萊行》:“ 左氏 勛名照汗青,過江忠孝數中丞。” 劍農 《武昌革命始末記》:“成則共圖勛名,敗則生靈塗炭。”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