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放下布袋釋迦難陀 觀音失卻淨瓶寒山拾得

佛教10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彌勒放下布袋釋迦難陀
下聯:觀音失卻淨瓶寒山拾得

對聯備註:

(明王彝對友人)

對聯彌勒放下布袋釋迦難陀 觀音失卻淨瓶寒山拾得書法欣賞

彌勒放下布袋釋迦難陀 觀音失卻淨瓶寒山拾得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彌勒放下布袋釋迦難陀 觀音失卻淨瓶寒山拾得】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彌勒

梵語Maitreya音譯,意譯“慈氏”。著名未來佛。我國的 彌勒 塑像胸腹坦露,面帶笑容。傳說 五代 時 布袋和尚 是其化身。《彌勒下生經》:“將來久遠, 彌勒 出現,至真等正覺。” 唐 窺基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又念 彌陀 、 彌勒 ,功德無有差別。” 宋 黃庭堅 《病起荊江亭即事》詩之九:“形模彌勒一 布袋 ,文字江河萬古流。” 陳世宜 《醉歌》:“ 彌勒 開口作憨笑,金剛怒目將譙訶。” 魯迅 《彷徨·示眾》:“胖大漢後面就有一個 彌勒佛 似的更圓的胖臉。”

放下

(1) [put down;lay down]∶放在一邊或放棄

號召他們放下武器

(2) [pull down]∶從較高位置降到較低位置

放下百葉窗

布袋

(1).布制的袋子。《隋書·食貨志》:“有司嘗進乾薑,以布袋貯之。”

(2).指招贅的女婿。或以為“補代”的音訛。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上:“世號贅壻為布袋,多不曉其義。如入布袋,氣不得出。頃附舟入 浙 ,有一同舟者號 李布袋 。篙人問其徒云:‘如何入舍壻謂之布袋?’眾無語。忽一人曰:‘語訛也,謂之補代。人家有女無子,恐世代自此絶,不肯嫁出,招壻以補其世代爾。’此言絶有理。”一說作“布代”。參見“ 布代 ”。

釋迦

(1). 印度 種族名。 釋迦牟尼 即出生於此族。參閱《釋氏要覽》。

(2). 釋迦牟尼 的簡稱。 南朝 梁 沉約 《答陶華陽》:“《難》雲, 釋迦 之現,近在 莊王 , 唐 虞 夏 殷 ,何必已有, 周公 不言,恐由未出。” 元 耶律楚材 《燕京大覺禪寺奧公乞經藏記既成以詩戲之》:“詞源老去苦無多,強著閒文讚 釋迦 。”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今諸山知識,往往互詆為魔, 釋迦 之預記,胡不爽乃爾耶?”

難陀

佛教語。Nanda的音譯。龍王名。傳說為無耳能聽之龍。 南朝 梁武帝 《斷酒肉文》之三:“五龍王: 娑竭龍王 、 阿耨龍王 、 難陀龍王 、 跋難陀龍王 、 伊那滿龍王 ,如是一切菩薩龍王,亦應遍滿在此。” 宋 范成大 《復作耳鳴》詩之二:“如今卻笑 難陀 種,無耳何勞強聽聲。” 沉欽韓 註:“ 難陀龍 無耳而聽。 難陀 ,龍也。《翻譯名義》:難陀,此雲歡喜。 段成式 《酉陽雜俎》云:龍無目。” 宋 劉應時 《耳聾詩》:“ 難陀 能反聽,梢境已消融。”

觀音

見“觀世音”

失卻

[lose]失去

失卻了一切記憶

寒山

(1).傳說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辭·大招》:“魂乎無北!北有寒山, 逴龍 赩只。” 王逸 註:“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陰不見日,名曰 逴龍 。” 晉 張協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靜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詩:“南州實炎德,桂樹凌寒山。” 唐 韓翃 《送齊山人歸長白山》詩:“柴門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萬木中。”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秋畦公取士》:“秋風幾樹天香動,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縣 的 寒岩 。 唐 詩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詩》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無車馬蹤。” 唐 寒山 《詩》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棲息離煩緣。”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詩》之二二○:“時人見 寒山 ,各謂是風顛。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 宋 陸游 《醉中題民家壁》詩:“吾詩戱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處題。”參見“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處士 趙宧光 曾隱居於此。

(6).地名。在 江蘇省 徐州市 東南。《晉書·劉遐傳》:“詔 遐 領 彭城 內史,與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討 撫 ,戰於 寒山 , 撫 敗走。”

(7).地名。在 廣西 玉林縣 西北三十里。參閱《九域志》。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