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集冠裳鑠古炳今總不外綱常名教 三吳崇俎豆維風勵俗豈徒在科弟文章
對聯全文
上聯:百代集冠裳鑠古炳今總不外綱常名教
下聯:三吳崇俎豆維風勵俗豈徒在科弟文章
對聯備註:
(梁章鉅孫子和茂才義鈞合題吳中滄浪亭右五百名賢祠聯。)
參考注釋
百代
指很長的歲月。 漢 王充 《論衡·須頌》:“《恢國》之篇,極論 漢 德非常,實然乃在百代之上。”《晉書·阮種傳》:“德逮羣生,澤被區宇,聲施無窮,而典垂百代。” 唐 韓愈 《禘祫議》:“其毀廟之主,皆藏於祧廟,雖百代不毀。”《儒林外史》第一回:“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冠裳
(1).指官吏的全套禮服。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七:“﹝ 劉子澄 ﹞守 衡陽 日,以冠裳涖事,憲使 趙民則 嘗紫衫來見。 子澄 不脫冠裳肅之, 民則 請免冠裳。 子澄 端笏肅容曰:‘戒石在前,小臣豈敢。’ 民則 皇恐,退具冠裳以見。”
(2).指穿著官服。《宋史·范應鈴傳》:“夙興,冠裳聽訟,發擿如神。”
(3).指官宦士紳。 唐 高彥休 《唐闕史·虎食伊璠》:“冠裳農賈,挈妻孥潛跡而出者,不可勝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聲》:“今日冠裳雅會,就要演這本傳奇。”
(4).指官職。 宋 范成大 《胡宗偉罷官改秩作詩送之》:“萬境何如一丘壑,幾時定解冠裳縛。”
(5).指文明、禮儀制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智士趨時,必在取亂侮亡之會,況削爾父母毛髮,毀我往古冠裳。” 清 莫友芝 《有感》詩之一:“臥榻事殊 南越 遠,可容鱗介溷冠裳。”
不外
不超出某種範圍以外。 明 張居正 《進世宗御筆疏》:“伏望皇上萬幾之暇,特加省閲,則致理之方,不外於法祖而得之矣。” 清 周中孚 《鄭堂札記》卷一:“然求其細意熨貼,亦不外此數語。” mao4澤4東 《被敵人反對是好事而不是壞事》:“到 延安 參觀的人們,所以十分注意去看 抗大 ,我想也不外這個道理。”
綱常
[three main-stays and five constant virtues] 三綱五常的簡稱
那一個欺心失禮儀,這一個變臉沒綱常。——《西遊記》
必堅志氣以守所學,謹幾微以驗所學,正綱常以勵所學,用忠言以充所學。——《宋史·葉味道傳》
名教
以“三綱”、“五常”為主要內容的封建禮教。西漢武帝時,把符合封建統治利益的政治觀念、道德規範確立和制定為名分、名目、名節等,以進行教化,習稱“以名為教”。後受到進步思想家的抨擊。
三吳
(1).地名。 晉 指 吳興 、 吳郡 、 會稽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水》:“ 永建 中, 陽羨 周嘉 上書,以縣( 會稽 )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為 吳 ,以東為 會稽 。 漢高帝 十二年,一 吳 也,後分為三,世號‘ 三吳 ’。 吳興 、 吳郡 , 會稽 其一焉。”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 江 南地潤無塵,人多精藝, 三吳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軍, 長康 散騎,書畫之能,其來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吳興 、 吳郡 、 丹陽 。《通典·州郡十二》:“ 蘇州 , 春秋 吳國 之都也……與 吳興 、 丹陽 為 三吳 。 齊 因之。 陳 置 吳州 。 隋 平 陳 ,改曰 蘇州 。 煬帝 初,復曰 吳州 ,尋為 吳郡 。大 唐 為 蘇州 ,或為 吳郡 。”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今天下安危,在於 淮 楚 。師振則 三吳 安, 三吳 安則國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題桐葉》詩:“ 三吳 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蘇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馬光 《送楊太祝忱知長洲縣》詩:“ 三吳 佳縣首,民物舊熙熙。”
(4).泛指 長江 下游一帶。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吳 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 金 劉致君 《鷓鴣天》詞:“修月客,弄雲娘, 三吳 清興入淋浪。”
俎豆
(1) [dish and platter]∶俎和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
(2) [offer sacrifices to]∶指奉祀
俎豆千秋
風勵
用委婉的言辭鼓勵、勸勉。 明 唐順之 《答江五坡提學書》:“ 閩 固多文少實之域也。非兄孰能振之,而欲振之,豈在聲色文字之間哉,固有道矣,若其次則莫切於風勵學官。”《明史·蕭近高傳》:“御史 黃尊素 因言 近高 暨侍郎 余懋衡 、 曹於汴 、 饒伸 ,太僕少卿 劉弘謨 、 劉宗周 並辭榮養志,清風襲人,亟宜褒崇,風勵有位。”
豈徒
難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孫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後漢書·杜喬傳論》:“夫稱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踐行,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自是而已哉!”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歸武昌歌》:“豈徒文思比 唐 勃 ,應遣頌聲如 漢 褒。”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遊紀盛》詩:“集體歡樂如海,豈徒車水馬龍!”
文章
(1) [article;essay]∶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literary works;writings]∶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hidden meaning]∶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thing;program]∶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對聯推薦
對聯:排眾議組織文明,人說維新,公原復古;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細看洞中景 方知眼界廣
名勝,福州,5字對聯對聯:山山鷳翔千千石楠花簇簇
名勝,峨眉山,11字對聯對聯:華夏子孫親骨肉賞明月千杯恨少
題贈,14字對聯對聯:關心一郡衣冠,在諸公鼛鼓三年,敢言勞苦;
名人名家,名勝對聯:是龍是鳳是跳蚤是烏龜睜開眼睛長期看
題贈對聯:龍歲已開新世紀 蛇年又展好春光
春聯,蛇年,7字春聯對聯:即同靈隱雙傍路 不減雲棲三聚亭
名勝,浙江,7字對聯對聯:馳名妙策隆中對 稀世奇峰東嶽尊
名勝,泰山,7字對聯對聯:裝點江山須由大手筆 蘊含今古自是好文章
題贈,9字對聯對聯: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
名人名家對聯:呼吸湖光餐桂露 徘徊秋月漱荷香
名勝,成都,7字對聯對聯:數來族望,寰中能有幾家;
名人名家,12字對聯對聯:不霽何虹天遣媧皇來補石
名勝,宜興,11字對聯對聯:世界山河兩大 平原道路幾千
題贈,6字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