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龍伏虎
拼音:xiáng lóng fú hǔ含義: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龍虎。後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
近 義 詞 :
反 義 詞 :
造 句:
降龍伏虎似平常,斬將封為斗木豸。(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三回)
出自:
南朝梁·慧皎《梁高僧傳》卷十:“能以秘咒咒下神龍。”唐·道宣《續高僧傳·習禪一·僧稠》:“聞兩虎交斗,咆響振岩,乃以錫杖中解,各散而去。”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文翻譯:
subdue the dragon and tame the tiger--overcome powerful adversaries
日文翻譯:
竜虎(りゅうこ)をなびかせる
其他翻譯:
<德>drachen bǎndigen und tiger zǎhmen--mit dem mǎchtigen fertig werden kǒnnen
讀音注意:
降,不能讀作“jiànɡ”。
成語辯型:
伏,不能寫作“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