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隸
拼音:zhuàn lì 篆隸的解釋
篆書和隸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篆隸相鎔,蒼雅品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 魏 正始 中,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三:“ 米芾 得能書之名,似無負於海內。 芾 於真楷篆隸不甚工,惟於行草,誠入能品。”
詞語分解
- 篆的解釋 篆 à 漢字的一種書體:大篆。小篆。篆體。篆書。 書寫篆字:篆額。 印章多用篆文,故為官印的代稱,又為對別人名字的敬稱:篆刻。攝篆。次篆。台篆。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 隸的解釋 隸 (隸) ì 附屬,屬於:隸屬。配隸(從屬)。直隸中央。 封建時代的衙役:隸卒。皂隸。徒隸。 舊社會中地位低被奴役的人:奴隸。隸仆。 漢字的一種書體:隸書。隸字。漢隸。 隸 (隸) à 古同“逮”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