裼襲
拼音:tì xí
裼襲詞語分解
裼襲的簡單解釋
(1).古代禮服之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盡覆其裘,謂之裼;不裼,謂之襲。盛禮以襲為敬;非盛禮以裼為敬。《禮記·表記》:“裼襲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瀆也。” 鄭玄 註:“不相因者,以其或以裼為敬,或以襲為敬。禮盛者,以襲為敬,執玉龜之屬也;禮不盛者,以裼為敬,受享是也。” 孔穎達 疏:“行禮之時,禮不盛者,則露見裼衣;禮盛之時,則重襲上服。是行禮初盛則襲衣,禮不盛則裼衣,是裼襲不相因也……其行禮之時,或初襲而後裼,或初裼而後襲。所以然者,欲使人民無相褻瀆使禮相變革也。” 唐 白居易 《沿革禮樂策》:“以玉帛俎豆為數,以周鏇裼襲為容。” 明 歸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至於冠、婚、喪祭、燕射、士相見之禮,可得而議也,所以周鏇裼襲,升降俯仰者,聖人能議之而不能為之也。”
(2).指穿著禮服。《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他看了,連忙道‘請’。 安公子 早已裼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