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慄
拼音:tì lì
惕慄詞語分解
惕慄的描述
亦作“ 惕栗 ”。猶言戰戰兢兢。《墨子·尚同中》:“是以舉天下之人,皆恐懼振動,惕慄不敢為淫暴。” 唐 韓愈 《河南府同官記》:“羣臣惕慄奉職,命材登良,不敢私違。” 王闓運 《御夷論》一:“聖人得位,要荒以限之,朝貢以羈之,夷狄仰望,莫不惕栗。”
惕慄的相關詞語
- 惕勵的解釋 見“ 惕厲 ”。
- 惕懾的解釋 畏懼。 宋 沉遼 《德相惠新茶複次前韻奉謝》詩:“至尊所虛佇,守臣方惕懾。”
- 惕惕的解釋 [be full of trouble;fear] 憂勞;恐懼心焉惕惕
- 惕然的解釋 (1).惶恐貌。《晏子春秋·雜上九》:“ 景公 探雀鷇,鷇弱,反之。 晏子 聞...
- 惕息的解釋 (1).謂心跳氣喘。形容極其恐懼。《漢書·司馬遷傳》:“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
- 惕想的解釋 憂思。 唐 李白 《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惕想結宵夢,素心久已冥。”
- 惕汗的解釋 惶恐而汗出。 唐 沉亞之 《與福州使主徐中丞第一書》:“伏維俯賜終筆,書辭再陳...
- 惕懼的解釋 戒懼。《呂氏春秋·慎大》:“ 湯 乃惕懼,憂天下之不寧,欲令 伊尹 往視 曠夏...
- 惕慄的解釋 亦作“ 惕栗 ”。猶言戰戰兢兢。《墨子·尚同中》:“是以舉天下之人,皆恐懼振動...
- 惕號的解釋 驚恐呼號。《易·夬》:“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王弼 註:“雖有惕懼號呼,莫...
- 惕厲的解釋 [be on guard against;be vigilant] 警惕,戒懼君...
- 惕伏的解釋 恐懼而伏於地。 唐 穀神子 《博異志·張遵言》:“又見夜叉輩六七人……遙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