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繖的解釋
亦作“ 獺傘 ”。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八:“﹝ 丁初 ﹞出行塘,日暮迴,顧有一婦人,上下青衣,戴青繖,追後呼:‘ 初 掾待地。’…… 初 因急行,走之轉遠,顧視婦人,乃自投陂中,氾然作聲,衣蓋飛散,視之是大蒼獺,衣繖皆荷葉也。”後因稱荷葉為“獺傘”。繖,同“ 傘 ”。 元 楊維楨 《玉蓮曲》:“波寒沉獺傘,愁殺野鴛鴦。”
詞語分解
- 獺的解釋 獺 (獺) ǎ 〔水獺〕哺乳動物,腳短,趾間有蹼,體長七十餘厘米。晝伏夜出,善游水,食魚、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貴的襲皮。 〔旱獺〕哺乳動物,前肢發達善掘土,毛皮可製衣帽。是鼠疫的傳播者。亦稱“土撥鼠”
- 繖的解釋 繖 ǎ 同“傘”①。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