鬖鬖
拼音:sān sān
鬖鬖詞語分解
鬖鬖的意思
(1).頭髮下垂貌。 宋 辛棄疾 《行香子·雲岩道中》詞:“岸輕烏,白髮鬖鬖。” 元 薩都剌 《題劉山長雪夜板輿圖》詩:“板輿行樂處,鶴髮盡鬖鬖。”《隨園詩話補遺》卷九引 清 楊兆品 《詠美人梳頭》:“低頭纔理髮鬖鬖,待月臨風獨倚欄。”
(2).植物枝葉下垂貌。 唐 趙冬曦 《三門賦》:“松歷歷而生涯,草鬖鬖而覆水。” 明 袁宗道 《三聖庵紀游》:“緑楊鬖鬖,一望無際。” 清 周亮工 《穆陵關欲雪》詩:“大弁峰高雪意懸,鬖鬖凍柳映寒泉。”
(3).引申為物下垂貌。 宋 王安石 《送江寧彭給事赴闕》詩:“鯨鬣掀紅旗杳杳,虬髯吒黑纛鬖鬖。” 宋 黃伯思 《東觀餘論·齊景公招虞人以旌說》:“ 顧愷之 畫 蘇武 所執之旌,上員如幢,下覆數層紅羽,鬖鬖然如夜合花。”
(4).毛髮散亂貌。 唐 陸龜蒙 《京口與友生話別》詩:“別離猶得在,秋鬢未鬖鬖。” 宋 蘇轍 《和毛君新葺囷庵船齋》:“擁褐放衙人寂寂,脫巾漉酒鬢鬖鬖。”
草長貌。 宋 司馬光 《興宗南園草盛不剪仆過而愛之為詩以贈》:“入夏益滋蔓,鬖鬖高沒人。”